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周四在线讨论]小青龙汤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周四在线讨论]小青龙汤
[复制链接]
1553
|
3
|
2003-10-9 21: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北斗小星在 2003/10/09 09:39pm 第 2 次编辑]
时间:2003年10月9日
地点:岐黄陋室
http://387514.chat.yinsha.com/
20:40:42)羊角锤与所有人说:(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
(20:44:24)羊角锤与所有人说: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
(20:45:07)羊角锤与所有人说: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20:45:21)羊角锤与所有人说: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20:45:46)羊角锤与所有人说:(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20:46:20)羊角锤与所有人说:(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20:46:59)羊角锤与所有人说:小青龙汤方: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去皮 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20:47:19)羊角锤与所有人说:洗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
(20:47:35)羊角锤与所有人说:若微利,去麻黄,加尧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著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20:47:57)羊角锤与所有人说:(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20:48:16)羊角锤与所有人说: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20:48:31)羊角锤与所有人说: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20:48:46)羊角锤与所有人说:妇人吐诞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诞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21:00:22)[小星]与所有人说:问一个不知算不算题外的问题,取名青龙汤,有什么含义么?
(21:02:59)羊角锤与[小星]说:青龙者,东方木神,主发育万物,二方以发散为义,故名之。
(21:04:27)岐黄子与所有人说:古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青龙,是神话中东方木神,色主青,主发育万物。
(21:04:55)岐黄子与所有人说:张秉成曰:“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成方便读》)
(21:05:06)[小星]与羊角锤说:如果单单以发散论方,也该麻黄汤吧
(21:05:16)岐黄子与所有人说:二方发汗逐饮之功,犹如青龙之兴云治水
(21:06:16)[小星]与岐黄子说:这样解释倒还说的过去。可是大青龙不在逐饮呀
(21:06:50)羊角锤与[小星]说:是呀,因为有发散水饮之意,所以名青龙。
(21:07:40)[小星]与羊角锤说:大青龙解表除热,没有水饮吧,为何也称为青龙?
(21:08:37)羊角锤与[小星]说:名曰小青龙汤,盖取其翻波逐浪以归江海,不欲其与云升天而为淫雨之意也。喻昌*《尚论篇》
(21:08:57)岐黄子与[小星]说:但依其发汗力强弱而命名“大、小青龙汤”。
(21:12:08)羊角锤与[小星]说:《金匮》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可知两方的相似之处
(21:18:50)[小星]与羊角锤说: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大青龙主要是通过发汗,逐水饮的
(21:21:59)岐黄子与[小星]说:可以这样理解 )
(21:28:42)岐黄子与所有人说:表有寒而里有热,宜用大青龙汤;表有寒而里有饮,宜用小青龙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北斗小星
|
2003-10-9 22: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四在线讨论]小青龙汤
[这个贴子最后由北斗小星在 2003/10/09 11:47pm 第 2 次编辑]
(21:31:26)王巍(九三)与所有人说:盖青龙主雨,服后可得汗。我们老师说的。
(21:33:05)浑元子与王巍(九三)说:青龙只东方属木吧?
(21:42:10)岐黄子与所有人说:太阳病发热恶寒,而寒热俱重的,宜用大青龙汤,大青龙汤为发汗重剂
(21:43:25)羊角锤与所有人说:大小青龙汤的区别在于‘水饮’的轻重深浅大青龙淤滞在表、小青龙淤滞在里。
(21:45:46)浑元子与岐黄子说:石膏是用来除烦热的吗?
(21:46:34)岐黄子与浑元子说:烦躁是里有郁热,故加重辛甘且寒的石膏,以彻在里之郁热。
(21:47:17)浑元子与岐黄子说::(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21:47:52)浑元子与岐黄子说:此条无烦躁,为何不去石膏?
(21:49:04)岐黄子与浑元子说:石膏辛甘微寒,质重而又专达肌表
(21:49:57)岐黄子与浑元子说:营卫阴阳俱伤,则非轻剂所能独解,必须重轻之剂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已,营卫俱和。
(21:50:27)羊角锤与所有人说:大青龙汤为邪淤在表,阳气淤闭而化热。小青龙汤为邪淤在里,寒饮不化。
(21:53:36)岐黄子与浑元子说:本证一定有不汗出而烦躁的表现。只是感邪较轻
(21:55:50)岐黄子与浑元子说:重者脉阴阳俱紧而身疼;轻者脉浮缓,身不疼但重
(21:57:31)岐黄子与浑元子说:不要执着,应灵活应变
(21:59:18)岐黄子与浑元子说:少阴证也有烦躁,应该回阳
(21:59:18)浑元子与岐黄子说:两方及葛根汤都属于麻黄汤的加减证?
(22:01:11)岐黄子与浑元子说:葛根汤是桂枝汤加葛根,麻黄
(22:02:35)岐黄子与浑元子说:大小青龙汤是麻黄汤变证
(22:06:00)浑元子与岐黄子说:刘渡舟把葛根汤归为麻黄汤的加减证
(22:06:07)岐黄子与浑元子说:麻黄,桂枝,青龙,三方鼎立,孙思邈这样认为
(22:10:09)羊角锤与ddd说:我赞同:大青龙汤归为麻黄汤类,小青龙汤、葛根汤各自分类。
(22:06:45)浑元子与岐黄子说:我以为是因为葛根汤证无汗的缘故
(22:07:38)ddd与所有人说:读过这样一句话‘桂枝 麻黄 青龙为正治法’,这应如何理解?
(22:10:21)岐黄子与ddd说:治疗伤寒,三方为正对之法;柴胡等为吐下发汗后不解之事,非是正对之法
(22:10:43)浑元子与ddd说:孙思邈说的吗?
(22:12:24)ddd与所有人说:忘了,前天关看过的,是刘渡舟所著的书籍中的
(22:15:05)[小星]与ddd说:这就要理解正治法:正治法是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药物来治疗。如寒证用温法,热证用清法,实证用攻法,虚证用补法等等。此即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
(22:17:37)ddd与[小星]说:我所不能理解的是伤寒的其它方都不是正治法吗?而不是不理解所谓的正治法。
(22:20:32)浑元子与ddd说:我想可能说是其他属第二梯队,不知对不对?
(22:23:15)岐黄子与浑元子说:治疗风寒。其他是第二梯队
(22:20:51)[小星]与岐黄子说:您给举个反治法的伤寒方子?
(22:21:00)岐黄子与ddd说:刘老提的是治疗伤寒,三方是正对之法
(22:21:55)岐黄子与ddd说:治疗风寒三方
(22:25:36)浑元子与岐黄子说:一下没治好,或错过时机,及个体原因,出现传经、变化
(22:25:50)岐黄子与浑元子说:是这样
(23:28:59)ddd与岐黄子说:小青龙汤证之‘心下有水气’在临床上应该如何诊断呢?
(23:31:29)岐黄子与ddd说:舌质淡,舌体胖大,苔白,心悸,咳喘等
(23:33:32)岐黄子与ddd说:咳嗽喘息,痰多而稀,苔白润滑
(23:38:22)岐黄子与ddd说:心下痞是觉得心下不通,为无形之邪,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北斗小星
|
2003-10-9 23: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四在线讨论]小青龙汤
[这个贴子最后由北斗小星在 2003/10/09 11:37pm 第 1 次编辑]
(22:26:13)[小星]与岐黄子说:请教一个问题:伤寒原方,麻黄和石膏的用量比例大体是多少
(22:27:30)岐黄子与[小星]说:1:2
(22:27:59)[小星]与岐黄子说:石膏2倍于麻黄?
(22:28:15)岐黄子与[小星]说:是的,大青龙汤是
(22:29:03)羊角锤与ddd说:小青龙汤为“心下有水气”从药物组成上看以温化水饮为主,
(22:29:28)浑元子与岐黄子说:现在药房的石膏为粉状,对原方有无影响?
(22:29:44)[小星]与岐黄子说:我想说的是,仲景除了建立了一个有是证用是方的辨证论治体系。还有一点,他的用药配伍相当熟稔和灵活
(22:30:23)岐黄子与浑元子说:石膏是生石膏就可以
(22:30:52)[小星]与岐黄子说:寒药和热药可以同用?理论上似乎有点相背,一个散寒,一个除热,各司其职,互不相扰?
(22:31:23)岐黄子与[小星]说:对,根究具体情况而调整配伍及剂量
(22:31:54)岐黄子与[小星]说:有是证则用是药
(22:32:04)[小星]与岐黄子说:再借用羊角各家论述里《伤寒论辨证广注》里的一句话:
(22:32:20)[小星]与岐黄子说:伤寒表不解发热,其人风寒之邪正盛,止因咳呕气逆,而汤中既用芍药之酸以收之,复用五味子半升以敛之,今医稍知药性者,例不敢用,仲景于当日独用之,何也?
(22:36:28)岐黄子与[小星]说:前人是如何回答的呢
(22:38:11)[小星]与岐黄子说:作者汪琥只简单的这样解释:或云五味子宜用南产黄色者,取其味辛多而酸少也,斯言亦近乎理。
(22:41:15)[小星]与岐黄子说:您觉得他的解释说得过去么?
(22:42:40)岐黄子与[小星]说:咳呕气逆为肺气逆,《内经》云: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药五味子为佐,以收逆气
(22:44:36)[小星]与岐黄子说:这个用法在七情里算相反相成么?
(22:45:34)岐黄子与[小星]说:相佐。收咳呕气逆
(22:47:15)[小星]与岐黄子说:我怎么老觉得他们不算同气相求的相佐呢。
(22:48:19)岐黄子与[小星]说:现在治疗咳嗽常用收敛的药物
(22:36:54)羊角锤与[小星]说:我认为芍药收的是血,五味子敛的是气。
(22:38:57)[小星]与羊角锤说:这又与血何干?
(22:58:41)羊角锤与[小星]说:桂枝汤用芍药敛营血和营卫,可知其重在血。
(23:02:57)[小星]与羊角锤说:那我就这样理解:小青龙为表虚兼有水饮。大青龙为表实兼有内热?
(23:13:37)岐黄子与[小星]说:小青龙汤是表虚么
(23:16:28)岐黄子与[小星]说:停饮有两个原因:一是表虚有汗,为五苓散证;一是表实无汗,则为小青龙汤证。
(23:16:51)[小星]与岐黄子说:小青龙用了桂芍通调营卫,我就理解为表虚了
(23:17:47)岐黄子与[小星]说:还用了麻黄
(23:18:29)[小星]与岐黄子说:我还是借用古人一句话,不知能不能作为一个解释:与五苓同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在五苓治水畜而不行,故人利其水而微发其汗,是为水郁折之也。本方治水之动而不居,故备举辛温以散水,并用酸苦以安肺,培其化源也。细绎仲景发表利水诸法,精义入神矣。
(23:18:54)羊角锤与[小星]说:石膏主要清的是卫气(正气)因淤闭而化的热。
(23:19:25)[小星]与岐黄子说:问羊角啊,他这么给我解释芍药。我就这么理解了
(23:22:26)羊角锤与[小星]说:那是‘提壶揭盖’肺主通条水道,肺气不利、水道不通自然畜水不下了。
(22:37:39)[小星]与岐黄子说:有时仲景说,表不解,当先解表后解里;有时又表里同解。我不知各位具体到临床实践是如何?
(22:41:21)羊角锤与[小星]说:表不解、淤闭时先解表,表虚兼有里证则表里双截
(22:42:45)[小星]与羊角锤说:大青龙为发汗重剂,不算表虚吧?
(22:48:31)羊角锤与[小星]说:大青龙汤主证是表闭(38),(39)‘乍有轻时’可知也有闭阻只是比较轻,故‘发之’
(22:50:52)[小星]与羊角锤说:羊角,你解释一个问题,大青龙到底表闭重还是轻?
(22:54:09)羊角锤与[小星]说:主要是治疗表闭重的。(39)可理解为重药轻投‘发之’而不用‘主之’意在于此吧
(22:56:59)[小星]与羊角锤说:那你刚才对表里同解的解释就出现矛盾了
(23:06:17)羊角锤与[小星]说:小青龙用了麻黄、桂枝可知也有表证,只是相对较轻,
(22:43:25)浑元子与[小星]说:芍药本经为苦平
(22:43:51)[小星]与浑元子说:苦平的话,用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22:48:51)浑元子与[小星]说:刘渡舟:五味子之酸收以保心肾
(22:49:36)[小星]与浑元子说:我问你芍药啊
(22:49:47)浑元子与[小星]说:芍药之酸敛以护荣阴
(22:49:59)[小星]与浑元子说:你刚刚说苦平的
(22:50:55)浑元子与[小星]说:苦平是本经上说的
(22:53:57)浑元子与[小星]说:小便不利及一切诸痛,皆气滞,以苦平泻其气
(22:55:26)浑元子与[小星]说:小青龙汤有小便不利,少腹满
(23:05:31)浑元子与岐黄子说:煮取三升,是煮好了取三升?还是煮剩三升?
(23:06:57)岐黄子与浑元子说:“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煮剩三升
(23:08:46)浑元子与岐黄子说:大青龙发汗之剂,久煮有无影响?
(23:11:10)岐黄子与浑元子说:解表不宜久煎
(23:17:01)浑元子与岐黄子说:九升减两升,煮剩三升?要煮好久
(23:07:59)ddd与[小星]说:一书上说‘用芍药与五味是其与麻桂姜辛等同用,是开阖 适宜,升降得法、、、’是这样吗?
(23:09:50)[小星]与ddd说:开阖指的是芍味与麻桂,升降指的是麻桂与姜辛。我这样理解,不知对否?
(23:13:59)ddd与所有人说:开阖与升降应该是指芍药、五味与麻桂姜辛吧?前者阖、降,后者开、升
(23:15:39)ddd与所有人说:大家平常用细辛的量一般为多少?
(23:19:27)岐黄子与ddd说:细辛的量很重要,用不好可引起脑出血
(23:20:15)ddd与岐黄子说:一般用多少呢?
(23:21:17)岐黄子与ddd说:一般不超过5克
(23:22:31)[小星]与岐黄子说:细辛有毒成分黄樟醚在汤剂煎煮30分钟后,因挥发而仅有原药材的2%,此浓度已不足以产生毒性,细辛中毒成分黄樟醚比其主要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容易挥发,故细辛以较大剂量入煎,不但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
(23:23:38)岐黄子与[小星]说:高手可使用很大量
(23:24:59)[小星]与岐黄子说:我转贴的那篇,细辛不过钱之我见,您看过没有?
(23:26:16)岐黄子与[小星]说:看过
(23:28:12)[小星]与岐黄子说:不是高手应该也可以用吧?似乎没有什么忌讳啊?为什么不能按原方用那?
(23:28:43)羊角锤与[小星]说:细辛过钱就需要医生签字了,如果出了问题医生是要负全责的,没有十分把握不要这么干
(23:28:54)岐黄子与[小星]说:就怕辨证错误而出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10-10 21: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四在线讨论]小青龙汤
细辛我一般用6-10g,未见不适。尝见师用12g, 连用一月,见胸闷,停药则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北斗小星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