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中医里面的国学(四)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里面的国学(四)
[复制链接]
430
|
6
|
2015-5-16 20: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悟道123 于 2015-5-25 18:39 编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上世纪末提出一个“中医现代化悖论”——“中医能够实现不改变自己非现代科学特色的现代科学化吗?”在我看来,中医的发展只能按照中医本身的规律发展,而不能按西方科学、西方医学的模式发展。中医要发展,首先要搞清中医的历史文化,要重新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而培育适合发展的优良土壤,或提供中医发展所需的营养成分。要想发展中医,必须要保持中医特色。所谓中医特色指的是相对于现代医学而言的本质特点,有人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看成是中医的特色,有人将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看成为中医的特色,还有人将藏象学说视为中医特色。我个人认为中医特色就是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也就是前面已说过的“象数思维”,即中医是从功能模型、关系虚体出发来构建人体生命系统的。当然,中医发展绝不能离开现代科学、现代医学,要借助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中医学是一个包含科学、人文等各种成分的极其复杂的混合体,中医的各种成分可以分为“形”、“气”、“神”三个层面,其中“气”和“神”是中医特色和传统文化精华之所在。如果舍去“气”和“神”而保留“形”,那样的中医连最初级的西医形态学、解剖学都不如。中医和西医都是研究人体生命的,人不是一堆分子生物结构,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医学应尽快回归人生——整体生命的本体,要关注“气”和“神”层面。
其实老子已经告诉我们怎样对待外来文化,简言之四个字:“知白守黑”。在守住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一定要了解西方文化,要有包容的胸怀,并为我所用。振兴中医完全可以走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道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应该并行不悖,如鸟之两翼,共同为当代中华文化、当代中医的发展提供动力。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应当采用“扬长弃短”的态度,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应当发扬自己的优势“方面”,对自己的劣势“方面”则直接用现代医学来弥补。中医学在代谢性、免疫性、功能性疾病以及多组织、多系统、多靶点性疾病或特定病程的治疗方面,在调整亚健康状态、养生摄生、防老抗衰等方面有着优势,应当“有所为”,而对一些明显处于劣势的疾病则可以“有所不为”,中医的优势发展应当始终以中医为“平台”,而不是以西医为“平台”和发展目标。
弘扬中医文化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理性选择
长期以来,对中医哲学、中医文化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国文化学界,一般只关注对儒、道、佛的研究,而忽略中医文化的研究;在中医学界,一般只关注中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同样忽略中医文化的研究。
中医文化复兴不仅是振兴中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途径,其意义重大。北师大几年前完成“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对全国大学生调查显示,在前10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中,汉语(汉字)、孔子位居第一、第二位,中医居第六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中医药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各国民众选择中医药作为医疗保健手段。中医药的医疗保健方法与手段,已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优秀的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同根同源,本为一体,正如树木生长一样,一棵树即使再茂盛,当它根基下的土壤营养不足时,也会慢慢衰败凋敝。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陌生,对原有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更缺乏必要的掌握。在大多数人看来,以文言文写就的文化典籍、中医药书籍无异于“天书”,由文言文记录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医思想,成为了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传承、发展和振兴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从中医文化的普及入手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案。
(张其成,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委会副会长,张其成国学基金发起人。著有《易学与中医》《易道主干》《全解周易》等。)
转自中医文化长河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06897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hslk4023
|
2015-5-16 20: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此事???得待考验,有实践得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xinjun_008
|
2015-5-16 22: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确实很好,中医植根于传统文化中,中医的复兴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shuidi03
|
2015-5-16 23: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象数思维是学习中医的一块基石,也是中医的特色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复归素然
|
2015-5-17 01: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和国学息息相关,同一宗源,所以二者的学习应该相互穿插和融合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owrfbk[k]9]
|
2017-3-7 20: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能给你幸福,但可以给你舒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gopa7574
|
2019-6-16 00: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处省略N+1个字,你们都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悟道123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