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干支历法与中医(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干支历法与中医(二)
[复制链接]
312
|
1
|
2015-5-18 15: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悟道123 于 2015-5-25 18:37 编辑
干支纪月
干支纪月是指在干支历中用干支记录月序。部分书籍只用地支纪月,每月固定用十二地支表示。把冬至所在之月称为"子月"(大概是农历十一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大概是农历十二月),以此类推。故古历中的《夏历》以"寅月"为正月,又称建寅之月或建寅正月等。
干支纪月以二十四节气的主气作为分界点。
正月建寅
关于干支纪月法,在《史记·律书》有记载,"以十二月配十二子十母十二律……",这里的子即是支,母就是干,律就是钟律。
接着来了解斗建的意义,斗建是《史记·历书》集解所说的"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公元前4000~前1000年间,北斗七星比现在更接近北天极,处于恒显圈内,每天晚上都可见到。在中国古代,发现不同季节的黄昏时,北斗斗柄的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把斗柄的指向作为定季节的标准。《鹖冠子》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就是指当时不同季节里黄昏时看到的天象。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使斗柄指示的方向与月份更密切配合,人们将地面分成十二个方位,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正北为子,东北为丑、寅,正东为卯等等。夏正十一月黄昏时斗柄指北方子,十二月、正月指东北方丑、寅,二月指东方卯,……十月指西北方亥,下一个十一月又回到北方子。这就是古代天文历法中经常提到的"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等十二月建。
斗建因为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制定的,所以是跟地球环绕太阳运动的规律有关,与月亮无关。用另一种话说,斗建含有阳历的成份。
古代以十二地支纪月,只是不同朝代以每年开始的月份不同。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这个是夏历(注意,这里的"正月""二月""三月"等不是指农历的正月之类,是指作为一年的岁首)。而商历是正月建丑,二月建寅,三月建卯。周历是正月建子,二月建丑,三月建寅。秦历是正月建亥,二月建子,三月建丑。至汉代恢复用夏历,就是正月建寅为岁首(武则天改过用周正,建子)一直沿用至今。
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干支历日趋完整。
清代乾隆时期,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第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宝玉疯癫"中写道:"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这里非常明确地指出干支历在纪年纪月时的转换点,可见干支历在当时民间和著书上的使用。
可惜的是,在古代干支历的纪年、纪日多与阴阳历法配合(如目前使用的农历),只在历书中注记或民间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它在历法上的作用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认识。
所以,大多数日历中都没有完整标记干支历,需要方法来推断出干支月份。每年的各月地支已经固定,只要推算月的天干一配就行。五年一循环,周而复始。有歌诀为证: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
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为了便于推算,把它们的关系归纳于此表
注意表中十二地支月转为数序月,并非指农历月份)
干支历法与中医(二)
此外,也可以公式计算干支历月份:首先推算该年干支历寅月的天干,其余月份可按天干号类推,该年寅月的天干号为:取公历年份除以5的余数减2后乘以2再减1.当该数是负数时加10。
例如:公历1991年(干支历辛未年)正月的天干:1991/5=398余1,正月的天干序号数为=(1-2)*2-1= -3 ,因是负数则加10,得7.即干支历辛未年正月天干为庚,正月干支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干支纪月与农历、公历月份对应表
干支历的干支纪月,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公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 节气时间段 中气 近似农历月份 近似公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转自中医文化长河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068972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cvxdo
|
2015-5-18 15: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抢沙发的!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悟道123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