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食医源于周代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食医源于周代
[复制链接]
456
|
6
|
2015-5-24 20: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悟道123 于 2015-5-25 18:29 编辑
食医是周代官方卫生机构中负责帝王饮食卫生专科及其医生,是掌管宫廷饮食滋味温凉及分量调配的医官。《周礼?天官?食医》:“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
“食医”这一名称,出自《周礼?天官?冢宰》,书中在主管医疗卫生的官员下设了四种不同职责的医官: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疡医(外科医生)、兽医。食医负责调配王室贵族饮食的寒温、滋味、营养等,相当于现代的营养师。“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由两个“中士”担任。
饮食的制作、烹饪是厨师的事,食医主要是对食、饮、膳、羞进行调和与搭配:对饮食寒温的确定,可以与四季的气温相比拟,即主食应当温,羹汤应当热,酱应当凉,而饮料与酒应当寒;对饮食五味与季节的搭配也有讲究:春天多吃酸味食品,夏天多吃苦味食品,秋天多吃辛味食品,冬天多吃咸味食品。无论哪一季节都要作甘甜滑润的食品加以调和食用,可润肠通便。至于肉食与主食的配合也有适宜的方法:牛肉应与粳米饭配食,羊肉应与粘黄米饭配食,猪肉应与高粱米饭配食,狗肉应与小米饭配食,鹅肉应与麦饭配食,鱼应与菰米饭配食。如此复杂、讲究的饮食调配,是对天子、王侯及上等贵族之家的食膳而言的,但也充分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对饮食养生健身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办法。王宫中把“食医”列于众医之首,又说明了当时对食养、食疗的重视。虽然这些做法还欠科学与全面,但仍不失它的参考、借鉴价值。
后来医事分科越来越细,到元代分为十三科,虽然没再设“食医”这个科目,但食养、食疗已经为广大医务人员所接受,其中的方法也融化到了各科的治疗与保健之中。清代著名医家徐大椿在《用药如用兵论》一文中,指出:“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不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攻邪。”圣人用来保全人民生命的健康的方法是:用主食作营养品,用水果作辅助品,用肉类作补品,用蔬菜作充养品,而药物是用来治疗疾病的。这就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饮食的养生保健的内容与作用。
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饮食养生保健的重要,食疗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大普及。医院有营养医师,药膳房有药膳师,宾馆、酒家有厨师,而各家各户都有主管操持饮食的人,他们所关注的不再只是“吃饱”,而是要“吃好”。所以食疗已经普及到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再也不是天子王侯们膳食房和食医的专利了。
现代食医已经进步到个性化科学食疗,是一次更大的进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根据个人身体饮食的过剩和缺乏来科学调节饮食结构防病治病,终于诞生了科学食医。 (杜昌宏)
转自中医文化长河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06897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ziqjyhSTR
|
2015-5-24 20: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站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相信中医1
|
2015-5-24 20: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饮食养生保健很重要,但当今真正懂这个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shuidi03
|
2015-5-24 21: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食补胜过药补,药疗不如食疗。这句话虽然说了很久,但真正含义懂得的人却不是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复归素然
|
2015-5-26 00: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民以食为天还真不是虚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芬芬富S
|
2017-3-8 13: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跟导师讲不清楚,那么就把他搞胡涂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ipdjb
|
2019-6-17 07: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帮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
美容之声
悟道123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