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用证统一中医”!

[复制链接]
查看1209 | 回复5 | 2003-10-20 13: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药论坛之病例:患者47岁,女.主诉头痛,前额痛,睡眠少,每晚4小时;后背凉.面色不明朗,语声尖细.饮食二便均正常,舌润,色发青,少苔.脉弦略滑.已停经.请各位前辈指点此症的诊断和治疗。多谢!

此病的讨论很有意义,但还有几点稍作补充:
     1、对于同一个病人,中医得出的判断各不相同,甚致“千个郎中千个方”,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没有象经方那样的公认的“主证”作为明确的指标。如何使中医走上“相对归范化”的道路,关键在于对“主证”的探索和确立。西医重复验证的是“病”,中医重复验证的是“证”。中医要想走上“归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必须有“相对统一”的判断标准————“证”!
     2、此病大多认为阳虚。所不同者,或认为病在阳明,或认为病在(督脉)少阴。认为病在阳明的主要依据是:前额痛。认为病在(督脉)少阴的主要依据是:后背凉。各有其理。个人以为,恶寒当分清整体与局部。若局部背凉,病位在肩胛附近,当有可能如金匮所说: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若整体背凉,或兼之双脚不暧,则有可能肾阳不足。所以,问诊详细十分重要。
     3、以前走了不少弯路:往往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轻易下结论或盲目用药。为了改掉这种习性,常常在下结论多问自已几个:凭什么?为什么?
        若无形寒肢冷,凭什么断定是肾阳虚?凭什么要用附子温阳?
        若无大便溏薄,凭什么断定是肾阳虚?凭什么要用附子温阳?
        若无夜尿频多,凭什么断定是肾阳虚?凭什么要用附子温阳?
        若无嗜卧懒动,凭什么断定是肾阳虚?凭什么要用附子温阳?
        若无精神衰萎,凭什么断定是肾阳虚?凭什么要用附子温阳?
        若无面色淡、唇色淡、舌色淡、咽喉色淡、爪甲色淡,凭什么断定是肾阳虚?凭什么要用附子温阳?
        不必诸症皆备,但总得其中一、二种症状特别突出时,才会初步考虑:肾阳虚否?
       4、淤症的特点有时并不明显,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合参:
          a、舌下脉络粗紫    b、眼底有淤斑    c、月经色黑有    d、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   d、头侧胀痛     e、“恶”梦不断     
          此患者已停经,若属淤证,按上述特点审之,当有形迹可见。
       5、“用主证统一中医”!70%知常,30%达变。则既不象西医那么僵化,也不象现在的中医这样太过抽象、漫无边际。
          :em04:  :em26:  :em03:
杏林春晓 | 2003-10-20 14: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用证统一中医”!

那你怎么用“用主证统一中医”解释“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呢
杏林箫客 | 2003-10-20 16: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用证统一中医”!

     不论是何疾病,只要“证”相同,就可用相同的方法治疗。所以小柴胡汤可用于100多种疾病的疾病。
同一种疾病,如果“证”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所以,同样是失眠,治法达10多种。你所说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正好说明中医治病,以“证”为本,而不能为病名所惑。
jinsir | 2003-10-20 20: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用证统一中医”!

我记得回过帖子,是用血府逐瘀汤加白芷30克,并重用川芎。
怎么没有了,难道不是在这里?
杏林箫客 | 2003-10-20 22: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用证统一中医”!

你的贴子在中医药论坛,你记错了。哈!哈!
jinsir | 2003-10-21 07: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用证统一中医”!

下面引用由杏林箫客2003/10/20 10:50pm 发表的内容:
你的贴子在中医药论坛,你记错了。哈!哈!
那个中医药论坛?真的忘了。
唉!瞧这脑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