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余世存:将易经还给普通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余世存:将易经还给普通人
[复制链接]
522
|
3
|
2015-7-9 21: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著名学者、作家余世存即将出版《大时间》,试图还原真正的“易经”,他说“《易经》起源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一种历史叙事,是古人对于宇宙最初的认识,三代以前,不过是许许多多的普通人观察天文、制定历法的知识”。因此,余世存说,他要把《易经》还给普通人。在传统时代,《易经》一直都被称为“群经之首”,在众多经典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重视的同时,《易经》本身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一方面士大夫们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另一方面,它又是江湖术士们算卦问卜的利器。
人人知天的时代
伴随着传统文化热潮,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自然也随之而热,不论是电视讲座,还是各种文化论坛,乃至小学生国学班,讲《易经》的比比皆是,不过究竟怎样才算是讲好《易经》,余世存有他的看法。
“不管是在传统时代,还是在现代社会,不管是学院派,还是江湖派,各种各样对于《易经》的解释,其实都和普通人无关,这恰恰是对《易经》最大的误解”,余世存说,“《易经》本来就是普通人学问,顾炎武曾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意思是说这些典籍里的名词,看起来艰深古奥,其实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用语,显然,这句话说的是三代以前,三代指的是夏商周,那个时代的普通人,对于天文历法都很熟悉,而天文历法,恰恰是《易经》一个很关键的立足点”。
不过,原本普通的知识,因为某一些特殊的事件、时代而变得艰深,变得神秘,甚至被遮蔽了。余世存说:“一般人都觉得古人用的是阴历,或者说是农历,农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但是更多被人理解为阴历,阴历就是太阴历,以月亮的变化作为制定历法的根据,阳历则是太阳历,以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变化作为制定历法的标准。比如说一个月三十天,这是以月亮运行轨迹来算,二十四节气,反映的则是太阳运行的变化。农历是一种和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历法,因此它既要关注太阳和地球关系的变化,也要关注月亮和地球关系的变化。此外,在古代,还有过使用太阳历的时代,但是这个传统,后来被遮蔽了。”
余世存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释和还原《易经》,目的在于,把《易经》还给普通人,他说“我想我们这个时代,能不能真正让《易经》回到那种普通人日用的状态呢”?
防火墙下的文化
从日常所用,到艰深的经书,余世存认为,发生这样的变化,和传统时代士大夫对于知识的垄断有关,和几千年愚民的传统有关。
余世存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时代,或者说两次著名的文化演变事件,使得《易经》离普通人越来越远,成了少数人专有的知识。“一个是传说中的颛顼绝地天通,在这之前,人人可以关乎天文,而绝地天通其实是把天文历法的知识收归史官和巫师所有,普通人不再能接触到它。此后有了专门研究天文的人,《墨子》里称之为‘日者’,《史记》也有日者列传,本来是观天象的人,后来日者也被妖魔化了。”
另外一个重要的转折,是文王做八卦。余世存说“八卦有先天后天,文王做八卦,是后天八卦,此后后天八卦取代了先天八卦,所有的研究者、学习者学的都是后天八卦,它对中国后来的政治、文化、乃至传统价值的建立,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一直到宋代,先天八卦才被找回来,研究者也才又一次有了不同的视角”。
先天后天,看似是很神秘的概念,不过余世存说,其实不神秘,“先天八卦,其实是中国的古人对于宇宙的一种最初的认识,它是一种建立在对时间、对空间的认知上,可以说带有非常浓厚的自然哲学的色彩。而后天八卦,则是建立在政治伦理上的,自然哲学的色彩没有了”。
余世存把这两个变化称为文化的防火墙,他说“以后的人们,都是在这个墙里面翻来覆去的折腾,不管是学院派,还是江湖派,不管是神秘化,还是考据化,其实都在慢慢地把原本最简单、最普通的《易经》,变成了普通人再也看不懂听不懂的学问”。
通《易》能过得自在
学院派注重义理考据,江湖派看中的是相术占卜,不管是哪一种,不管是高深艰涩,还是神秘难测,都不是《易经》真正的面目,更不是《易经》的价值所在。
余世存说要把《易经》还给普通人,但是究竟如何还法?又还什么东西?他说“《易经》是个大时间的概念,它是中国文化在它的童年时代,偶然发现的一个宇宙模型,一个最初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因此它的所用非常广泛,小的方面来说,让人趋利避害,大的层面来说,让人学会如何看待人生,更高的形而上的层面,让人学会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冯友兰曾经说‘《易经》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这既是说它用途广泛,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神秘化、妖魔化的原因之一。”
学《易经》显然不是为了卜算凶吉,不论是作为五经之首,还是作为古代的天文历法典籍,《易经》的价值都不仅仅是在卜算上,也不仅仅是在考据中,余世存说,学习《易经》,对于每一个人,其实最重要的是,他会活得坦然,会有人生的坐标。
“我们生活在一个‘小时代’里,缺乏的正是对于大时间的概念”,余世存说,“在这个小时代中,每个人关注的其实都很有限,以时间而言,一个人会考虑的可能仅仅是三五年,这几年之中会不会发财?会不会升官?等等,很少有人去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段里,比如说一百年,在一百年中,一个人的生命,一个人的一生,究竟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这正是余世存把它的书命名为《大时间》的原因,他说“不论过去现在,真正通《易》的人,都过得很自在、坦然,因为他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人生坐标,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究竟要怎么才能活得好。”
学传统从祛魅开始
传统文化热潮下,《易经》自然是热门的领域,但不论是学还是讲,和《易经》相关的,都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更不是余世存说的“日常所用”,更多时候展现出来的,是神秘主义的一面,是江湖骗术的流行。
余世存说“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还是人们缺乏一种现代社会的正常心态。弘扬传统文化是好事,但我们毕竟生活在现代社会,应该有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心态,而建立现代心态,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完成现代性的祛魅,没有祛魅,心态就不正常。或者过分自大,红卫兵一般地,把所有传统踩在脚下,或者过分自卑,把传统高高举起,顶礼膜拜”。
什么样的心态是现代心态?余世存认为,“平等的对待世界,不仅是身边的世界,也包括历史。儒家文化一统的专制时代,中国人的人格是一个没长大的人格,是子民人格,就像个孩子一样,把每一个单独的人,都放在天地君亲师之下,人格被矮化了。而现代人格是一种公民人格、公民精神,一种成年人的、理性的人格”。
尽管生活在现代社会,但是社会上的许多人,其实还保留着传统的人格色彩,余世存说“不仅仅是对传统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即便是对待身边的世界,对待身边的人,也可以看出来现代人格的不健全。比如说怎么样对待精英阶层,当有一个官员、学者、或者名人出现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去仰望它,可能这些身份和角色在网络上,在平常已经被许多人骂,甚至变成了一种含有贬义色彩的测绘,但是只要他们出现在人群里,他们就自然成为人群的中心。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社会中,还没有真正解决怎么对待别人的问题,还没有扭转对于权威的仰视态度,事实上,权威这个词,本身就带着非常浓重的专制时代的色彩,带着人格不平等的色彩。”
晨报记者周怀宗
余世存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人间世》、《家世》、《非常道》、《老子传》等。
来源:北京晨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carpinteyrogcq
|
2015-7-9 21: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用户楼主,楼主英明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7-3-31 22: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大后…我就称了你…恩,140斤了,要减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淘我乐khv
|
2019-7-14 06: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了个去,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妇科
悟道123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