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古今医案
›
日常病案摘录:颜面抽搐视物模糊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日常病案摘录:颜面抽搐视物模糊案
[复制链接]
2185
|
6
|
2011-2-19 23: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颜面抽搐视物模糊案
赵** 男 44岁 地址:山西 (第628本)
2010-11-28初诊:
2006年秋季以来,忽然右侧颜面抽搐伴眼睛视物模糊,多方治疗不愈。询平素畏寒,入睡困难,半夜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心烦易怒,口不干但喜饮水,有时口苦,嗜烟酒。纳中偏旺,二便正。形瘦黑明泽。舌淡红苔薄白腻,脉两手浮弦紧,重取洪,左略小于右。
处方:
麻黄10克 杏仁10克 生石膏20克 甘草5克
桂枝15克 川芎10克 当归5克 苍术10克
羌活3克 独活3克 防风3克 白芷10克
水煎服,生姜引,十剂
2010-12-12二诊:
两眼视物渐清亮,颜面抽搐也减轻,睡眠转佳。近来纳呆,食后饱胀,服药后大便转溏,至第8剂时,下血块如冻肉状数枚。脉两手弦滑。舌如前。
处方:
上方去生石膏加黄芩3克、干姜10克
水煎服,十五剂
2011-1-10三诊:
诸证显减,右侧眼角至颧部之间的抽搐间隔时间延长,眼下睑有时微颤动,嘴角微有颤抖,视物已无大碍,心烦大止。纳正,停药后微溏,小便微黄。脉两手弦大虚,寸稍不足,右大于左,舌淡红苔薄白。
处方:
麻黄10克 杏仁3克 黄芩3克 甘草5克
桂枝20克 川芎10克 干姜10克 苍术10克
羌活3克 独活3克 防风3克 黄芪10克
水煎服,十五剂
2011-1-28四诊:
右侧口角颤抖与右眼角不适已经轻微,纳及二便正常。脉两手小弦,寸稍微不足,溢出尺外,舌红瘦苔白腻。
处方:
麻黄40克 杏仁40克 黄芩15克 甘草20克
肉桂20克 川芎40克 干姜40克 黄芪40克
苍术40克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防风15克
天麻40克 地龙40克
共410克,制散剂,每次5克,
一日二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孙曼之
|
2011-2-20 22: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本案为风中络脉,病已数年仍然畏寒且脉象浮弦大,是风邪明证,烦躁,易怒,入睡难,纳旺,重取脉洪,均为内热表现。故用大青龙汤发汗解表,疏风清热,加川芎当归流通血脉,脉象右小于左为脾气不足,再加苍术燥湿健脾,风药羌独防辛温活络,颜面属阳明,加白芷以引经。二诊大便转溏是脾阳不足,故去生石膏,改用黄芩清热,干姜温阳散寒。三诊,脉弦大虚为脾虚阳气不升,去当归以免滑肠,加黄芪补气升阳。四诊,病证已经轻微,原方加地龙天麻以资收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潘刊烟
|
2011-4-1 22: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下了看看!谢谢楼主!
.
黄金投资品种
黄金期货价格查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dbwqmqdf
|
2014-4-30 22: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不觉时间已匆匆,人生往往活在后悔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hslk4023
|
2014-11-6 15: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云集 果断围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glv5217
|
2015-7-21 14: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昉中满城
|
2016-4-15 11: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帮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四大经典
中医资源
杏林杂谈
医理探源
孙曼之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