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浅滩无鱼之“关于讨论咽喉炎记录之我见 ”

[复制链接]
查看1237 | 回复0 | 2003-11-5 01: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来昨日说的还是不够详细,近日特答浅滩无鱼先生帖,沟通讨论之
书写规范先生说的不错,不过我们在qq上闲聊,也不必拘谨。就随便与先生聊聊吧
水不上泽,所以口鼻咽干。气难卫下,所以胸肋涨满,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而且我先前已经表述了我认为这些症状都是孤立的没有什么特别联系,不知先生是否看到?
(男 17岁 高中学生 咽部暗红 扁桃体中度肿大 剧他母亲讲 小的时候家里的炕很热
7岁的时候就有咽炎症状 且很不耐热 38 度左右 就有抽搐症状   每每 生气或情绪不好的时候发作    现 左胁每每刺痛  另口唇咽鼻发干 脉沉弦 余正常 ~)
但严重咽炎应当先排除肺结核是真的。严重咽炎(咽炎特别是咽喉有白色脓疡,而且病人未必有咳嗽症状)需考虑是否有肺病,不知先生为什么糊涂
关于其肺门淋巴结核的表述:肺门淋巴结结核(hilus lymphatic tu-berculosis)是由于结核杆菌从肺的原发病灶通过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的病变。多见儿童和年轻人。临床症状较轻,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和结核中毒症状,如咳嗽、咯痰、胸痛、不规则低热、乏力、盗汗等。是不错的
1、问题是病人表现轻自己不知道,西医普通胸片即可查出,为什么非要用中医来表述。
2、如果病人有肺门淋巴结核,该判断为主症还是标症?后面的讨论残星说病人干咳,有此考虑,不知先生以为当否?
3、先生从对话中看出的“这里是中医理论辨证!”是臆测,因为残星是西医,羊角是中医,燕山是西医不过对中医特别看重(枝特别佩服此人),我呢,祖是中医,父是西医,父传时认为不必拘泥,什么有效果用什么。可以说,当天的讨论我全程参与,中间有显摆的意思,忽左忽右,反正不愿意明白地说穿我的想法吧。
“温经舒络”是针对残星说准备用逍遥散而言,先生错意了。原意和先生柔肝到颇似,先生可以再看原帖
我看了讨论中有一大段是带着编写故事性质有很强主观臆断来诊断的,如:“大便似乎该干,小便似乎该略黄 不对,大便当稀软……”
这些都是我预先的猜测,目的在显摆我可以通过有些症状看出病人有其他的症状,不是编写故事,在后面已经同大家说明,可惜枝是外行,不懂我的意思,又没有把我猜测的目的贴出,看来我还是年轻,沉不住气,阴错阳差,把先生也绕进去了。哈哈
“从小柴胡汤立方本意来看,并不适合该患者。”在下也这么认为,先生没看到吗?
连最基本的东西大伙都疏忽了,还讨论什么病案呢?内容中中西医理论夹杂,病名也是如此。
中西医在一起讨论,如果执著了还讨论什么?而且在下认为什么有效用什么,不必拘泥。既是论辩,何妨各出奇谋?
病名不同病机也不同,治疗也有区别。
先生也太执著了,病机不同也可以同治的,病机同也大可以不同治的,中医几乎个个有自己的习惯用药,否则那来万医万方?且导致中医难以标准化
况乎病名?中西医对病名的表述不同就不说了,先生认为“中医”不同的病名就不同治似乎也太执著,就是先生说的几种病,方也可以是一样的。在下在治疗咽喉炎时根本不管病人有什么症状,只要西医确定是咽喉炎就可以了,肝炎也同样,肝功能不正常者,一盖御肝(鲜有不效者),正常以后,一盖卫肝(显效率远超现时)
根据我个人观点,如果该患者的咽喉虽红(暗红),喉核(扁桃体)虽肿大,但是不疼痛,且胁下疼痛,并与情绪有关,不如按照“郁证”治疗,且该讨论中有一朋友所提及“肝郁”有道理。以半夏厚朴汤加滋阴柔肝之品为主,适当加射干、桔梗利咽之药。药量宜轻,取轻则升之意。
先生这样认为也是可以的,先生自有先生的道理。不过病人才17岁哦。且“7岁的时候就有咽炎症状”估计不痛不现实,否则病人小时候就不会说,而且残星把该病先列为咽炎,就是因为这个症状明显,先生以为这样分析当否?
在下认为“咽喉,喉核肿大”和“胁下疼痛,并与情绪有关”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不如按照“郁证”治疗”大有商榷的余地,病人虽在生气时有抽搐症状,但未必是常常抽搐,且病人只有17岁,虽可能课业沉重,却未必是“郁”,加该病人长期喜素,到可能是“神”有点不对,至于胸肋刺痛,(且病人肝功能正常)就更不象郁了,先生以为如何?
在下认为该病人脾胃不和,伤水锐金,本症在土,故瞩意保和丸+人参健脾丸,之所以不用汤剂,盖因学习紧张,时间不足也,膏丹丸散也是中药之精华也。非不能背书出方也。
若有纠纷之时,难以找到可以替自己辩护的证据。
先生谨慎,也是明哲保身,故不多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