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关于“五苓散”~~~~~~我来背书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关于“五苓散”~~~~~~我来背书
[复制链接]
989
|
0
|
2003-11-8 09: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五苓散见于《伤寒论》第71条~74条下:
71、原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语译:太阳病,用发汗药后,出了很多汗,胃中津液亏损,病人心里烦躁不能安睡,若想喝水,可少少的给一点喝,使胃气调和就好了;如果脉象浮,小便不畅利,微有发热,喝了水还觉得口渴的,用五苓散治疗。[本条指出发汗后胃中干燥与蓄水证的区别])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语译:已经发过汗,而脉象仍然浮数,口渴的厉害,用五苓散治疗)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语译:伤寒病,出汗而口渴者,用五苓散主治;出汗而不口渴的,用茯苓甘草汤主治。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水逆,五苓散主之。(语译:患中风病发热,经过六、七天还不好,心烦,有表证和里证,口渴想喝水,但喝了水就吐的,名叫水逆,用五苓散治疗。[本条叙述中风水逆证及其治疗方法])
参考:治疗癃闭,本方加车前子、白茅根、陈皮、萆懈为基本方,临证加减,一般服药2~3剂见效,经过治疗全部痊愈。(《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治疗关节腔积液,本方加味,共治疗34例,痊愈26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未见复发。(《陕西中医》1985.6);治疗脑积水,本方加大腹皮、牛膝、车前子为主方,临证加减,有一定效果。(《新医药学杂志》1978.8)
本方加茵陈为茵陈五苓散见《金匮要略》;有清热利湿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湿邪较重而小便不利者。
加羌活为加味五苓散见《医学正传》;祛湿止痛,用五苓散证兼见寒湿身痛者。
加人参、柴胡、麦冬为春泽汤《奇效良方》;益气利水,主治伏暑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合平胃散为胃苓汤见《丹溪心法》;燥湿健脾,行气利水。用于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化,泻泄不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浅滩无鱼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