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讨论]刘渡舟案方证鉴别之三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讨论]刘渡舟案方证鉴别之三
[复制链接]
789
|
1
|
2003-11-16 20: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三)房劳伤阳案(四逆汤、真武汤)
四逆汤证——腹痛阴抽案
罗XX,男,50岁。夏暑天热而汗出颇多,自觉躁热干渴。入夜又行房事,事后口渴更甚,乃持杯大口饮喝凉水。不多时便觉小腹急痛,阴茎内抽,手足发凉。次日来诊,其脉沉而弱,舌质嫩苔白。此少阴阳虚而复受阴寒之重证,急当回阳散寒以救逆。
附子12克 干姜10克 炙甘草10克 小茴香6克 荜澄茄6克
服药仅一剂,则痛止厥回而安。
【解说】足少阴肾为一身阳气之总司,若少阴阳气一衰,则周身阳气也随之而衰。所以,当少阴真阳衰竭,证候显露时,就应速投四逆汤急温,绝不可因循观望。从本案治疗来看,患者在夏日汗多耗气之时行房,先伤其阳,复又暴饮凉水而致寒气内客厥阴经脉。厥阴经脉绕阴器而抵少腹,所以腹痛而阴抽。但从脉沉弱,四肢厥冷来看,是少阴肾阳已衰,所以急用四逆汤温回少阴真阳以救逆,加小茴香,荜澄茄入厥阴以散肝经寒邪。药证相合,故能一剂而愈。
真武汤证——房劳伤饮案
郝X X,男,30岁。夏月行房事后,因觉躁热而饮凉啤酒近一升,至黎明时忽觉少腹疼痛拘急,不一会,疼痛加剧,四肢头面冷汗淋漓,其妻陪同急请中医诊治。其人面色苍白,询知小便短少色清。两手脉皆沉,尺部脉尤甚,舌苔白润。此乃少阴阳虚寒证,水邪不化为病。
附子12克 生姜12克 茯苓15克 白术10克 白芍10克
服药一剂而安。
〖自析〗两案起病类同,均于夏月行房、冷饮而发病。均有腹痛,脉均沉,苔均白,肾阳不足,内有寒邪,均甚分明,当以温肾回阳散寒为治,然一以四逆汤取功,一投真武汤获效。其中因果差别何在?
反复研读,似有所得:
首先,从发病来讲,前者是躁热在前,行房在中,复又冷饮,故伤寒在前,阳亏在后,再加寒饮,肾阳更亏;后者则行房在前,躁热在后而冷饮,故成阳虚伤寒,而饮不化之机转;
其次,前者脉沉而弱,后者但沉,不弱,一“弱”字,说明阳虚为甚;前者舌嫩苔白,后者苔白而润,一“润”字,点明内有饮邪,饮阻则膀胱气化不利,而见小便短少,因是寒饮,故其色必清;
以是,则前者阳虚为甚,当急回其阳,故以四逆为主方,因有“阴茎内抽”,为厥阴有寒,再加小茴香、荜澄茄,以散厥阴之寒,故一剂而功;后者则阳虚饮阻,故以真武主之,其中附子一味直固少阴之阳,加强膀胱气化之力,余辈则散水气,化饮邪,利水道,俾水饮消散而肾阳易复,故一剂得安。
中医药方神效如此,实为医者能洞悉病机,并深悟经方药性所致。我辈能不迎头赶上,奉起直追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3-12-10 20:08:28
[讨论]刘渡舟案方证鉴别之三
提上去给心无所住先生做个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玄隐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