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中医教你识别真假藜芦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其他]
中医教你识别真假藜芦
[复制链接]
545
|
1
|
2015-10-31 2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
教你识别真假藜芦
藜芦又山葱、梨卢,为百合科植物黑藜芦的根及根茎,每年5~6月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苗叶,晒干或用开水浸烫后晒干即可入药。藜芦性寒,味苦辛,有毒,入肝经,具有吐风痰、杀虫毒的功效,用于治疗中风痰涌、风痫癫疾、黄疸、久疟、泄痢、头痛、喉痹、疥癣、恶疮等症。《本草经疏》载:“藜芦,《本经》主蛊毒、咳逆及《别录》疗哕逆、喉痹不通者,皆取其宣壅导滞之力。苦为涌剂,故能使邪气痰热,胸膈部分之病,悉皆吐出也。辛能散结,故主鼻中息肉,苦能泄热杀虫,故主泄痢肠澼,头疡,疥瘙,杀诸虫毒也。”市场上有以石蒜科植物蒜藜芦的鳞茎冒充藜芦,使用时注意鉴别,下面中医教你如何识别真假藜芦。
真品藜芦
干燥根茎外观短粗,表面褐色,上端残留叶基及棕色毛状的维管束,须根多数,簇生于根茎四周,长12~20厘米,粗约3毫米;表面有细密的横皱,下端多纵皱;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质,中心有一淡黄色纤细的木质部,易与皮部分离;闻之气微,口尝味苦、辛,麻舌,有刺喉感,粉末有强烈催嚏性。
伪品蒜藜芦
鳞茎呈椭圆形、类球形至宽卵形,直径约2~7厘米,多纵向剖开;鳞茎盘短缩,圆锥形,周围着生10~20层鳞片,基部具须根痕;鳞片白色至灰棕色,叶脉明显,多于外表面凹下,而于内表面凸出;体轻,质脆,粉性或微角质;闻之气特异,微带刺激性,口尝味辣而苦。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藜芦所含的生物碱有降压作用,一般认为,是由于颈动脉窦及心肺感受区经窦神经及迷走传入纤维反射性地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引起血压下降,而伪品蒜藜芦既不与藜芦为同科植物,又不具备藜芦的各项功效,故不可代替藜芦药用。特别提示:藜芦有毒,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其反诸参类及辛芍,不可同各种参类及细辛、芍药同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pletchernhf
|
2017-4-29 17: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美容之声
jajwy69527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