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化瘀敛疡汤

[复制链接]
查看339 | 回复2 | 2015-11-19 23: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总编辑。首批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肿瘤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裴正学从事临床工作50余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血液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


    组成:炒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制乳没各6克,丹参10克, 当归10克,黄芪30克,高良姜6克,香附6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吴茱萸6克,黄连6克,枳实10克,乌药10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久病入络者。症见胃脘疼痛久治不愈,腹胀纳差,或伴泛酸、呕吐。消瘦乏力,舌红苔白,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加水400毫升,煎2次,混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方解: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裴正学特别注重胃溃疡久病入络、胃络瘀滞的情况,依据消化性溃疡“久病入络”,“久病多瘀”的病理特点,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拟方化瘀敛疡汤。


    方中蒲黄、五灵脂合用为失笑散,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君药;当归、制乳香 、制没没、丹参为活络效灵丹,为治疗瘀血肿痛之良方,广泛用于骨伤科、妇科、消化科之损伤性疼痛共为臣药。丹参、当归、制乳香、制没药、五灵脂、蒲黄等活血化瘀药物能改善微循环,消除胃黏膜病损处的代谢障碍,使溃疡愈合。


    此外,三棱、莪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三棱、莪术有抑制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的作用,有抗癌前病变之功;高良姜、香附散寒行气止痛。乌药、枳实行气消胀,理气止痛。四药组合可有效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为治疗胃脘痛之要药;吴茱萸、黄连为左金丸,一寒一热,辛开苦降,燥湿健胃。黄连还有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作用。煅龙骨、煅牡蛎制酸止痛,促进溃疡愈合。此四药合用可有效改善胃液环境,缓解胃酸减轻疼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活血化瘀药需和理气药相伍为用,方可达到化瘀止痛之目的。当归、黄芪益气健脾,补后天,资助气血生化之源;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


    加减运用:出血加三七粉3克冲服;泛酸加乌贼骨15克,煅瓦楞15克,明矾2克;大便干结加厚朴、大黄各10克;胃黏膜癌前病变加海藻、昆布、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肝气不舒加柴胡、郁金;头痛加川芎、白芷、细辛;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黄芩、黄柏、黄连、山栀子等。


(责任编辑:高继明)
<!--/enpconten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hslk4023 | 2017-5-26 16: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发呆,回回帖,工作结束~
qjwzt | 2019-1-28 03: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人少,我冒充水王,现在水王来了,我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