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介眉:临证用药经验

[复制链接]
查看481 | 回复2 | 2015-11-19 23: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介眉,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指导老师,湖北省知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擅长心脑血管病、脾胃病及妇科、儿科疾病的治疗。余幸师从张介眉教授,深受其临证用药启发,现将其用药特点简述于下。


    治妇人淋证后期通络效佳


    淋证,是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疾病。据病因和症状不同,分为热淋、血淋、气淋、石淋、膏淋、劳淋六证。为湿热蕴结于下,肾与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正如《诸病源候论》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张介眉教授认为,此必有热毒作祟,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常酌加金银花解热毒,并认为此药兼有穿透之力,用量30克以上,将邪热之毒外透内解,同时与白茅根清热养阴、利尿相伍,用量60克至100克,既可清热以驱邪,亦无犯虚虚之戒,补金银花养阴之不足,其功力益彰。


    余暗揣之,此正合叶香岩所云:“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旨,邪毒久居,内及阴分,其缠绵难解,无透散无以有外达之机,无内解不可尽消之。久痛入络者,乃以忍冬藤易其花,《本草纲目》指其“消肿、解毒、治疮为要药”,能宣通经脉,调和气血,肿痛自除。


    滋阴不敛邪首选玉竹


    张介眉教授认为,滋阴之品有敛邪之虑,表证最忌用滋补之剂,更鲜有表证以滋阴而无碍邪之品,而加减葳蕤汤具有滋阴解表之功,今阴虚燥热兼表证用玉竹者,因玉竹具有养阴、润燥之功,治热病伤阴、虚劳发热等。如《日华子本草》载“除烦闷、止渴……补五劳七伤、虚损……天行热狂”,滋阴无敛邪之弊也,故常以此为滋阴必备之品,药用10克左右,每获良效。


    方药变通博采众方


    细辛本为化饮之佳品, 张介眉教授认为,饮为阴邪,与涕虽有二名,然同本源一也,多为脾胃虚寒,水液运化失司,停而泛及周身,又有脾土虚而肺金不养也,脾虚而母病及子。肺开窍于鼻,涕虽为肺所主,然必有脾所先虚作祟也,此张介眉教授异病同治,子病治母,则子亦安然也,以细辛去清涕,饮、涕通治,一般用量3克至6克,每与干姜、五味子同用,取小青龙之义。同时张介眉教授还用蜂房治疗清涕、多汗等,受蜂房之带下清稀之启发。他以千金苇茎汤治疗痤疮,以肺主皮毛立论,足见张介眉教授用药专而构思至巧也。


    入秋,发脱、发干燥者尤多,张介眉教授临证善于整体思考,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季节的变化必然因人而异,不适应者必有外应,示意:此秋气应之也,其气通于肺,肺金燥热失于柔润也。在此基础上,遍阅文献,在内服用药基础上,选用三种外治方法,供临证应用、变通。主选侧柏叶,《药品化义》:“入肝、心、脾、肺四经。”其有清热、凉血之功,为必用之品,且剂量较大,30克至60克,并反复强调,鲜用者尤佳。脱发者,配伍清肺热之桑白皮,常用量为30克至60克,每日煎水洗头两次;发难生者,配麻油生发;发质干枯者,配猪油润发,此方法简便、价廉、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深受广大病友欢迎。


(责任编辑:高继明)
<!--/enpcontent--
oeah6603 | 2017-5-27 13: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论坛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
cfnct | 2019-1-29 08: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燕子,穿比基尼,飞到东来哦飞到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