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四大经典
›
“龙相宁则水源生”析义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龙相宁则水源生”析义
[复制链接]
772
|
6
|
2015-11-20 16: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龙相宁则水源生”析义
时间:2015-08-2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毛德西
?“龙相宁”是指肝、胆、肾之相火离了原位,上袭清窍,形成中风、肝风、眩晕、头风等诸病症,治疗上必须使相火内归其位,与其对应脏腑的阴津互相资生,保持阴阳平衡状态,方可免患清窍失灵之灾。
?要保持“水源生”的平衡状态,就必须使“龙相宁”,只有“龙相之火”宁谧,肾水才能正常滋润五脏,而肾水充盈,又是“龙相宁”的基础。
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肝风”等节,受益良多。其中,“肝风”门胡案有“龙相宁则水源生”句,可谓经典之语。
其实,“肝风”亦属“中风”病门,正如华岫云所言:“此证之源,本于肝风,当与肝风、中风、头风门合而参之。”《临证指南医案》中,仅中风、肝风病案就有37例,综合分析这些病例,对理解“龙相宁则水源生”,并用之于临床,具有开拓思路之意义。兹浅论之。
“龙相宁”析
“龙相宁”之“相”字,为“相火”之“相”。“相火”与“君火”对应,“君火”乃指“心火”,除此以外,均为“相火”。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言心之君火,如中天之日,明照万物,故主明则五脏安和,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相火者,火之用也,但须在其位,火方能用,若火离其位,则失其用也。离位之火,便是致病之火,百病皆从火生,即是此义。
相火离位,最易发越于上,影响上部清灵之窍。依天人合一观点,东方为青龙之位,内与肝胆两脏相应。所谓“龙相宁”,就是指肝胆(包括肾)之相火离了原位,上袭清窍,形成中风、肝风、眩晕、头风等诸病症。治疗上必须使相火内归其位,与其对应脏腑的阴津互相资生,保持阴阳平衡状态,方可免患清窍失灵之灾。
“水源生”析
“水源生”之“水”指肾水,是维持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因素。
水与火有着相反相成的有机联系,正常情况下,水火相济,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在致病因素干扰下,若火偏盛,其水自然亏耗,此为实火;若水不足,其火必然偏盛,此为虚火。
水与火失却平衡,就会出现诸多病患。以五行相生关系而言,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则会出现肝阳、肝火、肝风等诸多病变;而肝火过旺或肝阳暴张、肝风内动,反会上吸肾水,子盗母气,耗散元阴,打破“水源生”的正常生理状态。由此引起的头部及所属灵窍疾患最为多见,特别是那些突发性脑部疾患,与龙相之火不宁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要保持“水源生”的平衡状态,就必须使“龙相宁”,即保持阴阳互相制约的平衡状态。
“龙相火”病症
叶氏所说的“龙相”之火主要是指肝胆之火,它所呈现出的病证主要表现在头部及所属之灵窍,如头痛、眩晕、头风、耳鸣、目昏、牙痛、咽痛、口眼歪斜、健忘、狂躁、舌强、失眠等,它如肢体麻木、遗精、震颤、抽搐病证等亦是,其脉象以弦细者为多,而舌质暗红、苔干腻者则占其大半。
前文所述之胡案,即“阴不上承,阳夹内风,得以上侮清空诸窍。”在医案中,多处提及其病机为“内风袭络”“肝木风动”“虚风动络”“厥阴风动”“风中廉泉”“水涸液亏”“肝阳无制”“阴虚阳亢”及“阴不上朝,内风动跃”等,比较详尽地说明中风是阴虚阳亢、肾亏肝旺(下虚上实)之病证。
滋水涵木
若将“龙相宁则水源生”结合起来分析,可辨证地理解为:只有龙相之火宁谧,肾水才能正常滋润五脏,而肾水充盈又是“龙相宁”的基础。
从病机学上讲,肾水不足是本,龙相火旺是标,故滋养肾水为治之本,熄风泻火是治之标。但有时还要“急则治其标”,即“龙相宁则水源生”。
《临证指南医案》对中风的治疗,提出许多对应之举,如“滋液熄风”“育阴熄风”“通补下焦,复以清上”“清上实下”等。但治疗大法则不外“熄风泻火、填补肾水”。
“熄风泻火、填补肾水”并无先后之序,何先何后,要看病机的转归和趋势。笔者统计,《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肝风病案37个病例所用方药大致有5类:
滋水涵木类 如复脉汤、地黄饮子、滋肾丸,药用制首乌、枸杞子、地黄、山萸肉、五味子、地黄、当归、阿胶、白芍、肉苁蓉、黑芝麻、女贞子、天门冬、麦门冬、玄参、沙苑子、龟板、鳖甲、石斛、肉苁蓉等。此为治本之举,非滋水不能涵木,水足木涵则龙相之火自能归位。
熄风泻火类 如犀角地黄汤、羚羊钩藤汤,药用羚羊角、犀角、连翘、牡丹皮、黑栀子、猪胆汁、草决明、地骨皮等。为使“龙相宁”,必须用苦寒、甘寒之品,可快速使龙相之火归源,但在具体应用时,多则与滋水涵木方药配合而治。
平肝熄风类 如天麻、甘菊、霜桑叶、白蒺藜、双钩藤、茺蔚子等。“气有余便是为火”,肝气有余可生肝风,也可形成肝火,故只有平肝气,肝风、肝火才能平熄。
化痰熄风类 如星附六君子汤、外台茯苓饮,药用胆南星、橘红、石菖蒲、炙远志、白附子、半夏、象贝母、郁金、茯苓、竹沥等。“内风夹痰”是中风的常见病机,故化痰熄风亦是治疗中风的法则之一,正如书中眩晕门吴案下所言:“治痰须健脾,熄风可缓晕”。
镇肝熄风类 牡蛎、龙骨、石决明、磁石、紫石英、朱砂等。肝气鸱张则内风暴动,金石与介类药物具有重镇潜降的作用。
由上可知,对于中风病,叶氏非常重视应用滋水涵木、平肝熄风类方药。如开篇第一个病例钱氏,患偏枯,诊为“肝肾虚,内风动”,给予制首乌、枸杞子、当归身、怀牛膝、明天麻、三角胡麻、甘菊、石斛、黑豆皮等,显为滋养肝肾、平肝熄风之法。
在叶氏治验中,滋水法是使“龙相宁”的第一要法,但平肝熄风、清热熄风、化痰熄风等不可或缺。正如华氏在综述中所言:“肝为风木之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以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
此外,综观叶氏对中风的治疗,亦用龙荟丸清泄肝火,枕中丹熄风安神,滋肾丸滋水养肝,虎潜丸填下潜阳,至宝丹清热熄风等。同时,叶氏还提出“节劳、戒饮、戒怒,可免仆中”的预防措施,至今仍有临床实用价值。(责任编辑:
高继明
)
中医药
,
中国
,
平衡
相关帖子
•
白血病中晚期还能治好吗 白血病有什么食疗方法
•
恶性淋巴瘤晚期传染吗 患者还有救吗
•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有哪些 疗效如何
•
淋巴瘤颈部传染吗 怎么治疗呢
•
淋巴瘤的中医疗法是怎么样的 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淋巴瘤之家网站是什么 有什么内容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善尔纲
|
2015-12-6 02: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胸口燃起了一团怒火…靠!谁他吗把火柴扔我胸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ritabttrzun
|
2016-1-1 18: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我已经对这个社区失望了,觉得这个社区没有前途了,心里充满了悲哀。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对社区产生了希望。是你让我的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是你让我的心死灰复燃,是你拯救了我一颗拨凉拨凉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dbwqmqdf
|
2016-2-1 13: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气是拿你的错误来惩罚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illquisk
|
2016-3-2 06: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Infuscups
|
2016-4-10 18: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话啊,态度决定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qiuxiuo123
|
2016-5-16 08: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挑熟女,裙子好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妇科
聆听你的声音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