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秦伯未:抓主症明病机 创公式巧组方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秦伯未:抓主症明病机 创公式巧组方
[复制链接]
739
|
4
|
2015-11-20 18: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昆仑”秦伯未:抓主症明病机 创公式巧组方
时间:2015-10-0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阙建华 吴大真
秦伯未(1901年—1970年),现代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临床家。他出身儒医世家,师从名医丁甘仁,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作为一代名医,秦伯未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内科疑难杂症,在温病、肝病、水肿病、腹泻、痛证、溃疡病、慢性传染性肝炎、心绞痛等疾病方面造诣极深。
【抓主症 搜兼症 明病机】
秦伯未善于总结归纳中医诊治的基本规律,诊断讲究“因人、因症、因时、因地制宜”,不“执死方治活人”;临证长于剖析主次见症,善抓主症,搜罗兼症,以主症为线索,以兼症为佐证和鉴别,条分缕析又全面综合。
如对冠心病心绞痛,他抓住阵发性短暂性心前区掣痛或胸部痞闷、窒塞这一主症,归其病位在心,病机主要是气血不利,不通则痛;同时根据其病多兼心慌心悸、自汗盗汗、疲乏无力、睡眠不佳、痛剧、面色苍白、舌质或淡或尖部嫩红起刺、脉象或细或大或弱或紧或迟或数或结或促等见症,进而指出其病机为心血不足,心阳衰弱。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创公式 巧组方 临证强】
他还善于标本兼治,本指病因、病位,标指症状。尽管前人都强调审因论治,然他从《黄帝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等治法,依序针对病因、病位、症状,将临证处方的组成概括为“(病因+病位)+症状”这一公式。
如治疗风寒袭肺、宣化失职所致咳嗽,由上述公式引出治法为:(疏散风寒+宣肺)+化痰止咳,选用杏苏散加减。杏苏散的药物组成也恰好符合上述治法,即(紫苏、前胡+杏仁、桔梗+枳壳+甘草)+半夏、陈皮、茯苓。可见立法处方在针对病因、病位、症状三方面用药应互相呼应。
用成方时也应根据这三方面灵活加减,照顾症状,标本结合。这样处方用药,既可迅速缓解症状,又可祛除病根。
如:某男,60岁,体质虚弱,有高血压病痼疾,常失眠。近5 日感冒发热,曾在某医院用解热剂及青霉素治疗,热势盛衰不定,汗多,热势上升无一定时间,一天发作数次,热升时先有形寒,热降时大汗恶风,伴见头痛,作恶,咳痰不爽,食呆口苦,口干不欲饮,便秘,小溲短赤。诊查:脉象弦紧而数,舌苔厚腻中黄。
辨证:病由风邪引起,但肠胃湿热亦重。
治法:依据寒热往来、食呆口苦、便秘溲赤等症状,从少阳、阳明治疗。
处方:柴胡钱半,前胡二钱,黄芩钱半,半夏二钱,青蒿钱半,菊花钱半,杏仁三钱,桔梗一钱,枳壳钱半,赤苓三钱。
一剂后热不上升,二剂退清。但仍汗出量多,因怕风蒙被而睡。考虑外邪虽解,肠胃症状未除,且年老体弱,汗出不止,体力难支。二诊改以桂枝加附子汤治之。
处方:桂枝八分,白芍三钱,熟附片三钱,生黄芪钱半,半夏二钱,茯苓三钱,陈皮钱半,炙甘草六分。
服药一剂,汗出即少,二剂后亦不恶风。三诊继续化痰湿,不久即愈。
此病主要是体虚而内外因错杂为病,秦伯未随机应变,初诊处方采用伤寒法结合败毒散,用柴、前、枳、桔升降泄邪,不是单纯的小柴胡汤,这是处方用药变化之所在。
又如某男,67岁,经常感冒,往往一二个月不断,症见鼻塞,咳嗽咯痰,头面多汗。曾服玉屏风散半月无效。秦伯未接诊后,改用桂枝汤加黄芪。患者服后自觉精神、体力增强,诸症渐解,感冒亦随之未发。
他说,此病前后二方均用黄芪而收效不同,因为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黄芪固表,是加强正气以御邪。玉屏风散治虚人受邪,邪恋不解。一般认为,黄芪和防风相畏相使,黄芪得防风,不虑其固邪,防风得黄芪,不虑其散表,实际是散中寓补,补中寓散,不等于扶正固表。如果本无表邪而服防风疏散,反会给外邪侵袭的机会。
【精成方 辨通治 选专药】
秦伯未精于活用成方。他说,成方是经前人实践有效后留下来的经验方,又可分成通治方(兼治数病)和主治方(专治一病)。他认为,即使运用通治方,也应分析主治、主药,并在认清所治病症的主因、主脏、主症后,再根据具体病情加减之,即“将病因、疗法密切结合症状,便能将通治方转变为主治方”,“只有掌握这些常规,才能出入变化,得其环中,超乎象外”。
至于选用专治方,关键不在于主症相同,而在于病因和病位相符,只有这样才具有加减变化之基础。故此,他成功地运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虚寒胃痛,用桂枝加黄芪、当归治体弱感冒及其所致的痛痹证,并用阳和汤取代小青龙汤治疗风寒引起的顽固性痰饮咳喘症。
如:王某,男,26岁,5年前先见阵发性心悸胸闷,渐见下肢浮肿。诊查:腰以下至足背浮肿甚剧,腹部胀满,呕吐,心悸气促,不能平卧,小便极少,大便溏薄;口唇发绀,两手红紫,颊部泛红如妆;舌尖红,苔白滑腻,脉象细数带弦。
辨证:系属阳虚水泛,气血瘀阻。
治法:用真武汤加味。
处方:熟附片二钱,生姜二钱,炒白术三钱,白芍三钱,茯苓五钱,春砂仁五分,木香五分。
连服四剂,尿量增多,下肢浮肿基本消失,仅足背未退尽,腹胀、呕吐均好转,但两颊泛红不退,阵阵烦急,时有咳嗽,痰中带血,脉仍细数不静带弦。久病烦急,浮阳未敛,肝火上冲犯肺,故见咯血。
仍用前方去木香,加黛蛤散5克,两剂后血止咳平,病情渐趋稳定。
本例病根源是心阳衰弱,不能温运中焦水湿,但从伴见颊部泛红如妆诸象,说明水气充斥,虚阳上浮,不仅胃气垂败,且有心肾阳衰随时虚脱的危险。故治疗采用真武汤加味,扶阳温化为主,佐以敛阴健脾,4剂后即收到显效。虚阳浮越病人,如果肝火旺,当防血证。本例并发肝火犯肺之咯血,原方去香燥加清肝镇咳之品,故能迅速扭转病机。
【用对药 善分类 治肝病】
秦伯未善于使用对药,处方上经常把当归和白芍、苍术和厚朴、半夏和陈皮等并用,他认为这都是前人经验积累,亦有理论根据,值得重视。
他把对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借两种性质相反或气味、功效不同的药物结合,如气与血、寒与热、补与泻、散与收、升与降、辛与苦等,在相反相成中改变其本来的功效或取得一种新效果,诸如桂枝与白芍、川楝子与延胡索、黄连与吴茱萸、黄柏与苍术、黄芪与防风、红枣与生姜、干姜与五味子、桔梗与枳壳、半夏与黄连等并用属此类。
二是以两种药物相辅而行,互相发挥其特长,从而增强其作用,如豆豉与葱白、黄芪与防己、人参与附子等并用属此类。
三是以性质与功效类似的两种药物同用,借以加强药效或兼顾有关脏腑,如党参与黄芪、龙骨与牡蛎、青皮与陈皮、紫苏梗与藿梗等并用属此类。鉴于对药配伍巧妙,能加强药效,扩大治疗范围,故为秦伯未所喜用并力荐之。
20世纪50年代,我国肝病流行,秦伯未提出要区别“肝气和肝郁”、“肝火和肝热”、“肝风和肝阳”等几个重要概念。
他认为,“肝气”是指肝脏作用太强及其产生病症,其性横逆;“肝郁”是指肝脏气血不能条达舒畅的病症,其性消沉。前者疏泄太过,后者疏泄不及,在治疗用药方面就有出入。
肝炎临床表现复杂,从中医角度,秦伯未归纳为两类:
一是属于肝的:症见右胁部隐隐胀痛,遇劳则痛加剧,或头痛头晕,潮热或头面掌心热,或自觉烘热而体温不高,失眠,易出汗,小便黄,皮肤偶有瘙痒或落屑,月经不调等。
二是属于脾胃(包括肠)的:症见纳食呆钝,厌恶油腻,泛恶,嗳气,腹胀肠鸣,便秘或便溏,消瘦,倦怠无力,精神不振,黄疸等。
从病因病机来说,肝的症状有虚实、气血之分,其中包括气虚和血虚,气滞和血瘀,并由于气血不和出现偏寒、偏热现象;脾胃方面的症状多由肝病引起,其中有因木旺克土而使脾胃虚弱,也有因木不疏土而使肠胃壅滞,更因木与土之间此胜彼负,在脾胃不和时又使肝之症状加重。
为此,西医诊断的肝炎,中医诊断也以肝病为主,但治疗上不能单治肝,且不能单用一种治法。由于肝和脾胃关系密切,且肝炎经常伴随有肝和脾胃的错杂症状,所以必须分别主次,全面照顾。(责任编辑:高继明)
心绞痛
,
中医药
,
传染性
,
教育家
,
中国
相关帖子
•
恶性淋巴瘤晚期传染吗 患者还有救吗
•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有哪些 疗效如何
•
淋巴瘤颈部传染吗 怎么治疗呢
•
淋巴瘤的中医疗法是怎么样的 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淋巴瘤之家网站是什么 有什么内容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淋巴瘤会传染吗 治疗措施有哪些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6-7-10 09: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编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iwfuj
|
2017-5-25 16: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女孩写了一封情书给李善思,并亲手递给他,说:“给你,思。”于是,李善思接过情书,然后就撕了。有个女孩写了一封情书给柯庆文,并亲手递给他,说:“给你,文。”于是,柯庆文接过情书说:“恩,好香啊!”有个女孩写了一封情书给胡子仪,并亲手递给他,说:“给你,仪。”于是,胡子仪接过情书说:“滚蛋,我没有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qjwzt
|
2018-6-12 22: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鄙视楼下的顶帖没我快,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illquisk
|
2019-7-12 22: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君一席话,省我十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儿科
岳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