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陆长清:八法诊治小儿脾胃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陆长清:八法诊治小儿脾胃病
[复制链接]
666
|
4
|
2015-11-20 18: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陆长清:八法诊治小儿脾胃病
时间:2015-09-1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伏新顺
陆长清是青海省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从医60载,以过人的才智、丰博的学识、高尚的医德,为世人所称道。他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四诊所见,审明主症,找到疾病症结,立法用药,灵活多样,疗效颇佳。尤其在小儿脾胃病的治疗上更是得心应手,疗效显著。陆长青认为,小儿脾胃病证的治疗要立足于调补相结,补中寓消,消中兼补,以防损伤脾胃生生之气。现将陆氏调治小儿脾胃病八法分述于下:
【补脾消积法】
主治:小儿脾胃虚弱,乳食积滞,纳呆食少,脘腹胀满,大便干结或面黄消瘦,烦躁口渴,舌苔厚腻,脉弦细。
方药:自拟小儿消食散。本方由太子参、白扁豆、山楂、麦芽各6~12克,乌梅、槟榔、二丑各3~6克,薄荷、甘草各3克组成。症见恶心呕吐者,加藿香、苏叶;脘腹胀满者,加厚朴、大腹皮;食积发热者,加连翘、胡黄连;舌红少苔、口渴欲饮者,加沙参、玉竹;神烦不宁者,加钩藤、牡蛎。
方解:小儿脾常不足,胃气薄弱,乳食积滞或厌食疳积是常见病证。小儿消食散融补脾开胃,消食化滞于一炉,补中寓消,消中寓攻,药味平和,疗效显著。方中太子参、白扁豆补脾养胃,属清补之品;山楂、麦芽开胃消食;二丑、槟榔消积化滞;乌梅、甘草酸甘化阴,养胃生津;薄荷疏肝胃之滞气。全方补脾气而不碍胃,消积滞而不伤正,甘酸和中,最为小儿之所宜。
【益脾护胃法】
主治:脾胃不和,寒热互结,虚实夹杂,升降失调所致的心下痞满,胃脘烧灼、疼痛,不思饮食,嗳气吞酸,胁痛呃逆,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方药:自拟蒲连益胃汤。本方由党参6~12克,法半夏、干姜、蒲公英、黄连、苏梗、延胡索、川楝子各3~6克,甘草3克组成。两胁不舒,加青皮,陈皮;泛酸,加煅瓦楞子、乌贼骨、浙贝母;纳呆腹胀者,加麦芽、神曲;胃黏膜病变者,加白及、莪术;胁痛者,加郁金、姜黄;胆病者,加柴胡、金钱草。
方解:《内经》曰:“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故饥饱失常或嗜食辛辣厚味,冰冷油腻,不但伤及脾气,亦多损及胃体,致脾胃中虚,功能失调,寒热互结,虚实夹杂,此病症临床较为多见。陆长青从调理脾胃整体机能入手,创制蒲连益胃汤方。方中蒲公英,黄连清胃泻火;半夏、干姜辛温散寒,温胃止呕,又为开脾散结之佳品;苏梗芳香醒脾,一则加黄连增其和胃之功,二则伍姜、夏助其散脾之效;党参、甘草专于补脾建中;延胡索、川楝子长于理气止痛,是方仿仲景半夏泻心汤意,寒温并用,升降并施,经化裁更增强了清胃散结止痛之效。
【补中益气法】
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乏力,食欲不振,久泻脱肛及身热自汗,易于感冒,脉虚无力。
方药:补中益气汤。本方由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当归各6~12克,升麻、柴胡、甘草各3克组成。心悸自汗者,加麦冬、五味子;纳呆食少者,加山楂、麦芽;脘腹不适者,加木香、砂仁;久泻不止者,加肉豆蔻、补骨脂;内脏下垂、脱肛者,加枳壳、乌梅。
方解: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倘若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致使中气亏虚,清气不升,轻则仅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中气下陷,而见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治疗当用甘温补中焦之气,举下陷之阳。故陆长青常用东垣之补中益气汤以治其证。方中黄芪补中气、升清气、固卫气,为全方之主;参、术、甘草补脾益气,辅助黄芪共成补中益气之功;升麻、柴胡升举阳气,协助黄芪共呈升阳举陷之效;陈皮理气化滞,当归养血和营。全方共达补中气、益清气、升脾阳之效,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诸症自愈。
【温脾建中法】
主治:脾胃虚弱,脾阳不振,虚寒内生之面黄少华、头晕乏力,食欲不振,脘腹冷痛,便溏泄泻,脉虚无力。
方药:加味黄芪建中汤。本方由黄芪、白术、党参、饴糖各6~12克,桂枝、白芍各3~6克,生姜、甘草各3克组成。脘腹冷痛者,加木香、砂仁;便溏泄泻者,加制附片、肉桂;纳差食少者,加山楂、炒麦芽。
方解:脾阳除了主运化,司升清等功能外,还有温养机体,抗御病邪等作用。若脾阳不足,则运化失调,气血生化乏力,致元气亏虚,体质虚弱。因此陆长青在诊治脾胃虚寒及慢性衰弱病证中,多从温补脾阳或激发脾阳入手,以振奋人身阳气,增强体质。他常选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是方本为仲景治疗虚劳里急,诸虚不足之主方。方中参、芪、术、草补脾益气而建中洲;桂枝、生姜温阳补中而除内寒;芍、草、饴糖敛阴以缓急补虚。全方既能补脾气、温脾阳,又能调营卫、和阴阳,故总具温中健脾,补虚强壮之功。
【运脾化湿法】
主治:小儿脾虚湿滞,纳食不运,便溏腹泻,舌苔白腻,脉濡缓。
方药:自拟小儿止泻散。本方由苍术、山楂、乌梅、猪苓各6~12克,砂仁、干姜、诃子各3~6克组成。脾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偏虚寒者,加制附片、肉桂;偏湿热者,加马齿苋、黄连;水泻者,加车前子、茯苓;久泻不止者,加加罂粟壳、石榴皮;伴呕吐者,加藿香、半夏曲。
方解: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一旦饮食失宜,寒温失调,均能使脾胃受损,纳运失常,以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清浊相干,遂成泄泻。陆长青小儿止泻散用之临床,多取效验。方中苍术、砂仁芳香醒脾,燥湿助运,为运脾化湿之要药;乌梅、诃子酸涩性平,为涩肠止泻之佳品;山楂消食去滞;干姜暖中散寒;猪苓疏利水湿。全方共达运脾化湿、疏利水湿之效。
【调中降逆法】
主治:脾胃虚弱、胃气失和所致的胸脘痞满,恶心呕吐,乳食不振、便溏腹痛,舌淡,苔白腻,脉沉迟。
方药:自拟藿香调中汤。本方由藿香、党参各6~12克,黄连、法半夏、砂仁、干姜各3~6克,木香、甘草各3克组成。胃寒呃逆者,加丁香、吴茱萸;胃热呃逆者,加竹茹、枇杷叶;脘腹胀满者,加大腹皮、厚朴;外感寒热者,加葛根、苏叶。
方解:凡呃逆、呕吐之症,其病因虽有多端,但病机总以脾胃气机紊乱,升降失常,胃气上逆使然。陆长青所拟藿香调中汤即以调理脾胃气机为要旨,用藿香、砂仁芳香振脾,理气和胃;参、草健脾和中;半夏、干姜燥湿除痞;黄连苦寒泄浊;木香理气止痛。全方共达调中健脾、降逆和胃、理气止痛之效,使脾气健运而正可复,胃气和降而病可愈。
【滋阴养胃法】
主治:脾胃阴伤,口干咽燥,食欲不振,胃脘烧灼疼痛,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药:加味益胃汤。本方由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太子参、白扁豆、乌梅、白芍各6~12克,甘草6克组成。胃脘烧灼者,加蒲公英、黄连;胃脘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恶心呃逆者,加枇杷叶、竹茹;泛酸者,加浙贝母、煅瓦楞子;口干渴者,加天花粉、石斛。
方解:脾属湿土,得阳始运,胃属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一般来说,湿盛则伤阳,燥盛则伤阴。若患儿平素嗜食辛辣,过用香燥之品,或热病后阴液亏耗及吐泻之后,胃津亏乏,均可损及脾胃之阴。陆长青宗叶天士益胃生津法,常以益胃汤为基础方来化裁应用。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甘寒滋阴,生津养胃;太子参、白扁豆、甘草甘淡补脾,和养胃气;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滋养胃体。诸药共用成为益胃生津、补脾养阴之良方。
【调肝和胃法】
主治:肝气郁滞,横逆犯胃,或肝脾不调所致的胃脘胀满,胁肋疼痛,口苦泛酸,性情急躁,呃逆少食,肠鸣腹痛,舌边红,苔薄黄,脉弦。
方药:加味四逆散。本方由柴胡、白芍、当归、陈皮各6~12克,枳实、半夏各3~6克,生姜、甘草各3克组成。胁痛剧者,加郁金、香附;胃脘痛剧者,加延胡索、川楝子;胃脘烧灼者,加蒲公英、黄连;胆火犯胃者,加金钱草、栀子;呕恶泛酸者,加黄连、吴茱萸;脾气虚者,加太子参、白术。
方解:古人云:“肝木太旺则克脾土,胆气太过则克胃土”。其调治之法,则当以肝脾同调,胆胃共治。陆长青以调肝理脾之四逆散为主方,灵活配伍,多有应手之效。方中柴胡疏肝利胆,行气解郁,为调治肝胆之要药;枳实行气消痞;芍药、甘草平肝缓急,和中止痛;再加当归,助芍药以柔肝体而养肝阴,增强和营止痛之效;陈皮、生姜、半夏降逆止呕,醒脾和胃,以加强肝脾同调之功。全方具有疏肝解郁、降逆和胃、调和肝脾的功效。肝脾既和,胆胃同降,则诸症可平。(责任编辑:
高继明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mbld3820
|
2016-7-16 16: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如果只有300W,大家说是买奔驰好还是法拉利好呀? 回:最好买300辆二手奥拓,再雇300个司机,让他们跟在你后面开,一会排成S一会排成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gog4694
|
2017-5-31 08: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oavpca99
|
2018-6-17 08: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渗透无处不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wsyp
|
2019-7-19 01: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中华而努力读书!一包中华好多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中医妇科
王牌胡汉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