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曾定伦:清心火涤痰浊治顽固性失眠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曾定伦:清心火涤痰浊治顽固性失眠
[复制链接]
680
|
4
|
2015-11-20 18: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曾定伦:清心火涤痰浊治顽固性失眠
时间:2015-08-2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邱敏 孙科
?人体阴阳气不交是“失眠”的总病机。
?我国西南巴蜀之地两江交汇,湿浊蕴蒸,加之饮食习惯
喜食辛辣厚味,故痰热内生、内盛,内扰胆、胃、心神之失眠非常常见,曾定伦运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清胆理气,使阴阳气相交,则其寐立至。失眠一证,中医学称为“不寐”“不得眠”或“目不暝”,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加剧,年轻白领因为生存、晋升等工作压力与日俱增,故失眠症患者也愈来愈多。由于患者身体、心智休息时间得不到正常恢复,往往会影响其工作状态,导致焦虑、抑郁、挫败感等负性情绪累积,而这些,又会加重患者的失眠症状,造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顽固性失眠的发生。
在跟随曾定伦老师临床研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老师根据该类患者心火内盛,痰热内扰的病机,立清心泻火,涤痰安神之法,治疗顽固性失眠证,取得良好效果。兹举例说明曾定伦老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经验心法。
【病案举例】
刘某,男,26岁,2013年8月13日初诊。患者诉反复心烦、失眠、焦虑1年,多次三甲西医院就诊,诊断为焦虑症,予抗焦虑,镇静安眠药物口服,开始还能入睡4~5小时,每每工作紧张、思虑过多或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后逐渐疗效不佳。近2月来,因工作压力大,长期加班,几乎彻夜不能入睡,刻下症见:焦虑,失眠,彻夜难眠,困倦乏力,头昏胀,恶心,口干苦,时感心悸,大便干结,解便不畅,舌红瘦,边有瘀纹,苔薄黄滑腻,脉弦。
辨证:
气滞痰阻,痰热内蕴,痰瘀互结,内扰心神。
治法:
理气化痰,清热通腑,宁心安神。
方药:
黄连温胆汤和定志丸加减。黄芩10克,茯苓12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枳实12克,竹茹12克,胆南星12克,石菖蒲12克,远志12克,郁金30克,生龙牡各12克,琥珀10克(冲服),酒大黄12克,栀子6克,青礞石30克,浙贝母10克,白矾2克,甘草6克。6剂水煎服,每日1剂。嘱避免操劳,慎起居,节劳作,畅情志,饮食清淡,忌辛辣油腻饮食及烟酒。
二诊(2013年8月20日):
患者服药后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大便通畅,随大便泻下较多黏液状物,服药3天后每晚能睡5个小时左右,虽入睡仍较困难,但入睡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焦虑症状明显缓解,头昏胀、恶心、口干苦、心悸症状明显好转。现诉:仍入睡较困难,每晚需口服氯硝安定方能入睡,时有口苦口干,舌红,苔薄滑,脉细弦。
辨证:
服药后胆热得清,木郁得达,肠腑通畅,痰热下泻,而不能上扰心神。
治法:
清胆和胃,清热豁痰,养心安神。
方药:
效不更方,上方守方加入宁心安神助眠药物,助阳入阴,改善睡眠质量。黄芩10克,茯神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枳实12克,竹茹12克,胆南星12克,石菖蒲12克,远志12克,郁金30克,生龙牡各12克,琥珀10克(冲服),赤芍20克,栀子6克,青礞石30克,浙贝母10克,夜交藤30克,酸枣仁30克,合欢皮30克。6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13年9月12日):
患者喜形于色,精神饱满,现基本能上床后30分钟内入睡,睡眠质量可,虽梦较多,易惊醒,但头晕乏力、焦虑状态明显缓解,头昏胀、恶心、口干苦、心悸症状基本消失,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大便通畅,每日1行,舌淡红,苔薄滑,脉细弦。
上方守方继服,该例患者共计五诊,服药30余剂,2013年11月起基本停用氯硝安定等镇静催眠药物,睡眠基本正常,情绪明显改善,工作、生活基本正常。
【按】:
《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也。”指出人体阴阳气不交是“失眠”的总病机。
《灵枢?邪客》中进一步提出了外邪侵袭,营阴卫阳之气不调是导致“不寐”的中医病因之一,并提出了具体的治法与方剂:“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人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人于阴,阴虚,故目不瞑……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栀子豉汤”治疗外感邪气,余热内扰胸膈所出现的虚烦不眠证;在《金匮要略》中用“酸枣仁汤”治疗肝阴不足,心血亏虚之“虚劳虚烦不得眠”,为后世治疗“失眠证”立“邪扰”“正虚”虚实两类病因。
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不寐》中总结道:“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维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可谓立论平准,要言不烦。
温胆汤最早出自唐?王焘《外台秘要》,由生姜、半夏、竹茹、枳实、陈皮和炙甘草组成。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温胆汤,是在此基础上加白茯苓、大枣,减生姜用量,而成我们临床常用的“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陆廷珍的《六因条辩》,是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温胆汤基础上,去大枣、加黄连而成,其主要作用去燥化痰、清热除烦,可治痰热内扰所致多种神志性病症。
张秉成《成方便读》解释温胆汤云:“夫人之六腑,皆泻而不藏,惟胆为清净之腑,无出无入,寄附于肝,又与肝相为表里。肝藏魂,夜卧则魂归于肝,胆有邪,岂有不波及于肝脏哉?且胆为甲木,其象应春,今胆虚即不能遂其生长发陈之令,于是土得木而达者,因木郁而不达矣。土不达则痰涎易生,痰为百病之母,所虚之处,即受邪之处,故有惊悸之状。二陈、竹茹、枳实、生姜,和胃豁痰,破气开郁之品,内中并无温胆之药,而以温胆名方者,亦以胆胃甲木,常欲其得春气温和之意耳。”
笔者认为,张氏解“温胆汤”主治病机虽有“胆虚木郁,土不达而痰浊内生”,即首先情志内郁,胆木不疏,而后脾土失达,运化失常,痰浊内生之先后转承,但在临床上,特别是我国西南巴蜀之地,两江交汇,湿浊蕴蒸,加之饮食习惯喜食辛辣厚味,痰热内生、内盛而致内扰胆、胃、心神也是非常常见的,故曾定伦老师在临床上多合黄连、黄芩施用,取其清热化痰,清胆理气,治疗由情志、饮食习惯、体质禀赋等原因导致的痰热内盛,内扰心神所致的各种神志性疾病,疗效可靠。(责任编辑:
高继明
)
中医药
,
中医学
,
中国
,
饮食
相关帖子
•
淋巴瘤化疗注意事项有什么 饮食怎么配合
•
治疗白血病的偏方或者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
霍奇金淋巴瘤饮食吃什么 治疗方法是什么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婴儿得白血病的原因是什么 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得白血病有什么症状 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白血病怎样确诊 如何饮食保健
•
淋巴瘤化疗后的食谱有什么 有用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duxjb
|
2016-7-25 23: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gopa7574
|
2017-6-9 00: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分享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rgoj7938
|
2018-7-2 0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鼎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iqjyhSTR
|
2019-7-29 06: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中午见一哥们脑袋上戴一帽子,上写俩字母“ZY”,我草,感情是一矮人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岳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