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符为民:重用大黄治急性胰腺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符为民:重用大黄治急性胰腺炎
[复制链接]
653
|
4
|
2015-11-20 18: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符为民:重用大黄治急性胰腺炎
时间:2015-08-2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顾锡镇
符为民,1940年生,男,汉族,江苏江阴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孟河医派江阴夏仁达名老中医, 1961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后在江苏省中医院内科工作。
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中医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瘀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血症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急症专业委员会主任、脑病中心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急诊中心主任。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症必备药评审专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国家基本药物国家评审专家、国家中药新药保护品种评审专家。
发表各种学术论文168篇,主编著作6部,参编12部。主持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多项。主持的“中医药治疗流行出血热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胃血宁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胰炎灵颗粒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脑灵合剂治疗脑溢血急性期的临床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脑络通冲剂治疗老年人血管性痴呆”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外感高热辨证规范化的临床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症工作特殊贡献奖及先进个人奖。
?初诊辨属肝郁气滞,湿热秽浊瘀阻,腑气不通,内寓毒瘀互结,治宗仲圣之法,方选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加减。
?本病案初诊,符为民教授用生大黄出手就是20克,已超出药典规定用量,且后下。这里大黄一石三鸟——“通腑、化瘀、解毒”,重病须用重典,其言不逮,可见辨证之准,且胆识过人。
陈某某,男,38岁。因“腹痛、发热、呕吐1天”入院。患者于2天前因家庭琐事与妻子争吵,翌日中午借酒浇愁,酩酊大醉,午后突然出现腹部胀痛,呕吐不止,烦躁不安,身体灼热,自以为醉酒,未引起重视,延至第2天中午方来院急诊。查体:体温38.7℃,心率82次/分,血压130/84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屈曲体位,急性痛苦病容,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未见黄染及瘀斑瘀点,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扪及肿块,肠鸣音减少,无移动性浊音,Grey-Turner征(-),Cullen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1.21×109/L,N 80%,L 20%。尿淀粉酶702.1 U/L,血淀粉酶134.6U/L。CRP 20.16mg/L。空腹血糖6.72mmol/L,谷草转氨酶19.00U/L,谷丙转氨酶45.00U/L,乳酸脱氢酶142.00U/L,肌酸激酶84.00U/L,谷氨酰转肽酶17.00U/L,碱性磷酸酶54.00U/L,总胆红素46.34mmol/L,直接胆红素12.67mmol/L,总蛋白80.12g/L,白蛋白49.23g/L,腹部B超提示:胰腺肿大,胰内及胰腺周围回声异常。入院后常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肠外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
中医诊断:
腹痛。
西医诊断:
急性胰腺炎(水肿型)。
辨证论治:
患者年轻体壮,形体肥胖,大腹便便,脘腹胀满,屈曲于床,阵阵如钻钉样冲逆疼痛,剧烈难忍,呻吟呼痛不已,呕吐不止,多为清水痰涎,嗳气不畅,肌肤抚之灼热,大便2日未行,观其舌,质地红,苔黄腻津少,舌面蓝色条带区隐隐,按其脉,端直弦长之中又现如珠走盘,“弦滑”之象也。
辨证:
肝郁气滞,湿热秽浊瘀阻,腑气不通。
治法:
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化瘀通腑。
处方:
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柴胡15克,黄芩10克,胡黄连10克,白芍15克,丹皮15克,元胡10克,生大黄(后下)20克,芒硝(冲)10克,厚朴10克,枳壳10克,金银花10克。2剂。水煎,每日1剂,因呕吐不能进药,嘱予胃管鼻饲、灌肠各100毫升。
二诊:
药进2剂,大便通解,呕吐停止,腹胀缓解,腹痛明显减轻,惟仍发热,嗳气不畅,口渴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秽浊得下,胃气因和,然湿热尚未清化,肝郁气机未得畅展。治仍疏肝理气,化瘀通腑,俟复肝胆之疏泄之职,通化内羁之湿热毒瘀。上方去芒硝、胡黄连,加黄连6克,丹参10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三诊:
腹痛缓解,热退身凉,已能进食,仍口渴欲饮,溲短色黄,倦怠乏力,舌质较前深红,黄腻苔已去,现显薄少津干,脉弦滑。湿热秽浊之邪衰其七八,虚象初见端倪。治拟疏肝兼以健脾,通腑而不伤阴。
处方:
上方去黄连、元胡、丹参、金银花,加赤芍10克,元参10克,天花粉10克,郁金10克,薏苡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以上方调治5天,诸症缓解,食欲正常,精神稍觉疲乏。复查实验室指标:尿淀粉酶46.2U/L,血淀粉酶66.7U/L。血常规:WBC 6.8×109/L,N 68%,L 32%。腹部B超:胰腺未见肿大,胰内及胰腺周围无异常回声。续予疏肝健脾,活血养阴剂善后两天,痊愈出院。
【按】:本例病因明确,“雪上”于琐事争吵,心情拂郁,“加霜”于借酒消愁,暴饮暴食。盖“怒伤肝”,“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恼怒伤肝,肝胆失疏,气机郁滞;酒毒湿热穿肠入胃,阻于中焦,瘀于肠腑,上下升降为窒,左右流利为阻,故而脘腹中原狼烟四起,腹胀、腹痛、呕吐、便秘、发热诸症丛生,舌红苔黄腻,乃“湿热秽浊”壅积之征,脉弦则木乘土位而腹痛,滑则湿热瘀阻而腹胀,舌面蓝色条带隐隐,苔虽黄腻,未呈焦黄或黑黄,且病程较短,知病未至“出血、坏死”险境,犹有救治希望。
该案初诊辨属肝郁气滞,湿热秽浊瘀阻,腑气不通,内寓毒瘀互结之机,治宗仲圣之法,方选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方中重用柴胡透表泄热、疏肝理气,配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配白芍泻脾热而柔肝止痛。黄芩、胡黄连、金银花清热解毒,湿热积滞中阻,每致气机不畅,故以枳壳、厚朴、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又枳壳与柴胡配对,一升一降,且升举而不助逆,降泄而不戕伐。气滞易致血瘀,毒瘀内结肠胃,予丹皮、玄胡理气活血止痛。中焦宣泄不利,肠腑通降失常,予生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这里,大黄一石三鸟——“通腑、化瘀、解毒”,可见选药之精。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解毒化瘀、攻下通腑之功。
本病案初诊符为民教授用生大黄出手就是20克,已超出药典规定用量,且后下(生大黄久煎通下之力减弱),重病须用重典,其言不逮,可见符为民辨证之准,且胆识过人。
药中肯綮,首战告捷,二诊虽见腑通胃和,然湿热瘀毒未得净化,穷寇宜追,故效不更法,惟处方用药稍事出入,俾邪有出路矣。三诊邪去七八,虚象显露,方中增元参、花粉两味,与大黄相伍,寓仲景增液承气之意,攻下通腑而不至于伤及阴分,祛邪扶正,两不相碍。综观本案治疗全程,紧扣急性胰腺炎“毒瘀互结”这一病理中心,化瘀通腑贯彻治疗始终,充分体现了“从毒瘀论治急性胰腺炎”的学术思想,故收到满意的疗效。(责任编辑:
高继明
)
中华中医药
,
江苏省
,
研究生
,
胰腺炎
,
中医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相关帖子
•
近代名医--张菊人
•
近代名医--钱伯煊
•
近代名医--时逸人
•
近代名医--杨子谦
•
近代名医--余无言
•
热吻给你激情也给你疾病(1)
•
慢性咽炎验方
•
拔罐适应症
•
遗尿良方
•
拔罐的适应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cfnct
|
2016-7-27 09: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看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xcfmv
|
2017-6-10 20: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总公司来的那俩美国黑人,我脑子中闪过俩字----暗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8-7-7 21: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用的,楼主,就算你怎么换马甲都是没有用的,你的亿万拥戴者早已经把你认出来了,你一定就是传说中的最强I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illquisk
|
2019-7-31 21: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州烧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走进中医
中医资源
低头花已谢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