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林:三花四消饮

[复制链接]
查看811 | 回复3 | 2015-11-20 19: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茂林:三花四消饮
时间:2015-03-31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作者:叶险峰 刘明
    刘茂林,男,1937年生,山东省淄博市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


    主编《金匮阐要》《高等中医应试指南(针灸学)》,参编中医论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临床近50年,以治疗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为特长,创立新方近20首,治疗胃脘痛的“三花四消饮”便是其中之一。


    组成:代代花8克,厚朴花8克,玫瑰花10克,太子参15克,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炒神曲15克,焦山楂15克,炒槟榔10克,生麦芽30克,炙甘草8克。生姜3片,大枣4枚为引。


    功能:补脾消胀,理气止痛,降逆止呕,增进饮食。


    主治:胃脘痛,见胃脘胀满、疼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者。中医辨证多为脾胃气虚、肝郁气滞、湿阻中焦、胃气上逆之纳呆、胀满、疼痛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5小时各服1次,每次250~300毫升。


    方解:三花(代代花、厚朴花、玫瑰花)性味苦平或甘苦性温,气香浓郁,皆具升发之气,均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降逆除满、增进饮食之功;应特别指出的是,玫瑰花的活血行气之功,在本方中有重要作用。此外,还应注意三花入药皆宜后下,否则影响疗效,不可不知。


    四君子汤(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和胃除湿,以应脾胃气虚的主要病机。本方四君子汤中的人参,用了太子参,以避它参有助胀满之嫌。


    四消饮(炒神曲、焦山楂、炒槟榔、生麦芽),为笔者自拟常用消导方名,四物皆为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理气和中、增进食欲之品。


    以上三组药物合之,共奏补脾消胀、理气止痛、降逆止呕、增进饮食之功。


    加减运用:烧心吐酸者,去焦山楂、炙甘草,加浙贝母10克,煅乌贼骨30克;中焦湿盛者,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寒热错杂者,加姜黄连6克,吴茱萸3克。


    大便溏者,去厚朴花、炒槟榔,重用太子参30克,炒白术30克,再加煨诃子10克,煨肉蔻8克,车前子15克(包煎);纳呆严重者,加炒鸡内金15克,炒莱菔子10克;有糜烂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去炒槟榔,加凤凰衣10克,炒山药30克,制乳没各6克。
mcngnmjf | 2016-8-11 19: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有点不给力啊
rwxsh | 2017-6-27 10: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大后…我就称了你…恩,140斤了,要减肥啊!…
zglv5217 | 2018-7-30 17: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顶起出售广告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