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干祖望: 从肝入手 逐瘀开音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干祖望: 从肝入手 逐瘀开音
[复制链接]
613
|
3
|
2015-11-20 19: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干祖望: 从肝入手 逐瘀开音
时间:2015-11-0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严道南
●慢性喉炎声音嘶哑表现多种,评价嗓音的音量、音调、音色和音域要素和中医脏腑辨证的关系,干祖望提出自己独到的理论。
●本案喉喑为20年顽疴,病情以音调低沉、不能发高音为主。“音调属足厥阴”,故选择入足厥阴肝经的活血化瘀药物为主组方。
【验案赏析】
任某,男,25岁,1991年7月12日初诊。
患者声音嘶哑20年,时轻时重,近来严重发作月余,嘎哑日甚。有时痰中仍夹有血丝,咽喉有有异物感,渴喜热饮。昔有咳嗽,今已止。检查:声带肥厚呈柱状,游离缘不齐,闭合差。两室带增生超越,覆盖于声带上1/3,未见出血点,惟一片严重晦暗型充血。舌薄苔,脉平。
辨治:证属气滞血瘀痰凝,治宜宗化瘀消痰攻坚。
处方:穿山甲3克,海藻10克,昆布10克,三棱6克,血余炭10克,莪术6克,红花6克,桃仁10克,失笑散10克,桔梗6克。
二诊(1991年8月4日):咽喉干燥已润,痰则明显减少,痰中血丝又见两次。为了提高音量则有费劲之感,高低音之间失于调剂。检查:声带仍肥厚,边缘已整齐,闭合之差改善。室带依然增生,稍收敛一些。严重的晦暗充血已淡化一些。舌薄苔,脉平。
辨治:从化瘀攻坚入手,方既中病,病即告轻,当然步随前迹,作一气呵成。
处方:三棱6克,莪术6克,穿山甲片10克,鳖甲10克,海藻10克,昆布10克,煅瓦楞30克,桃仁10克,赤芍60克,桔梗6克。
三诊(1991年8月20日):发音较为亮朗一些,口干燥已不明显,但饮水仍很多。痰中血丝已18天未见,痰结成块,咯出即舒。高低音仍难调节。检查:前腭弓小血管暴露,声带闭合好些,运动可,肥厚充血晦暗。室带增生,充血晦暗。舌薄苔,脉平。
辨治:水天一色,声门全部如丹,总系热与瘀并。化瘀裁方,仍宗原法,但稍加甘寒之品,亦属无妨。
处方:当归尾10克,赤芍6克,丹皮6克,半枝莲10克,金银花10克,紫花地丁10克,桔梗6克,积雪草10克,桃仁10克。
四诊(1991年10月30日):发音虽改善,但仍有“闷”的感觉。干燥已润,痰不多。不耐多言,若读书即使声音较大,亦即不舒。近来一度感冒,但很快即愈。检查:声带肥厚,充血不显,但与8月20日所见相比,反而红些,为艳红。室带增生有些收敛。舌薄苔,脉平。
辨治:20年顽疴,得能“稳步前进”,毋再奢求,旨承上方。
处方:当归尾10 克,赤芍6克,穿心莲10克,桃仁10克,泽兰6克,金银花10克,桔梗6克,天竺黄6 克,大贝母10克,积雪草10克,黛蛤散15克。
【按】 明《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声喑”篇曾提出:“声音出于脏气,凡脏实则声弘,脏虚则声怯,故凡五脏之病皆能为喑。”干祖望赞同张景岳这一观点,认为慢性喉炎声音嘶哑的具体表现有多种,轻度者声音略低,不能发清脆高音;中度者声音低沉,或带有杂音;重度者声音沙哑,或如耳语声。评价嗓音质量,有音量、音调、音色和音域四个要素,对于这些要素和中医的脏腑辨证的关系,干祖望提出自己独到的理论:“音调属足厥阴,凭高低以衡肝之刚怯;音量属手太阴,别大小以权肺之强弱;音色属足少阴,察润枯以测肾之盛衰;音域属足太阴,析宽窄以蠡脾之盈亏。肝刚、肺强、肾盛、脾盈,则丹田之气沛然而金鸣高亢矣。”
本案喉喑为20年顽疴,且加重一月余。患者嗓音的音量、音调、音色、音域四要素均较差,但从病情来看,“嘎哑”“声带边缘不整齐”,当以音调低沉、不能发高音为主要矛盾。“音调属足厥阴”,所以选择入足厥阴肝经的活血化瘀药物为主组方。方以干祖望治疗慢性咽炎的经验方逐瘀开音汤为主,由于患者痰中夹血丝,故方中用了血余炭等止血药。
二诊时,患者服药已三周,声嘶、咽干、痰中夹血丝、声带边缘不整齐等临床表现均有所改善。见此干祖望心中大喜:“颇得唐容川、王清任之三昧”,活血化瘀法用得恰到好处。决意“步随前迹,作一气呵成”,选方则更接近“逐瘀开音汤”。
三诊,患者服药共计五周。虽音调失常仍为主要矛盾,但病情有2个新的变化:一是音调改善之后,音量不足矛盾开始凸现,“音量属手太阴”;二是须解决“水天一色,声门全部如丹”之问题。根据这两个变化,从“热与瘀并”的病机考虑,改用“活血开音汤”,并加入银花、半枝莲等入肺经的清热药物。方中积雪草,既有活血消肿止痛,又有清热解毒利水的功效,干祖望认为是具有化瘀清热作用的咽喉要药。
四诊,患者服药已三月余,发音、咽喉不适感等均已明显改善,“20年顽疴,得能稳步前进,毋再奢求”。这时治法也进一步由改善音调转为提高音量为主,大贝母等入肺经的药物加重了分量。这些都反映了干祖望灵活多变的辨证选方择药思路。
【链 接】
干祖望治慢性喉炎两验方
一为平剂。从四物汤与喉科六味汤化裁而得,名为“活血开音汤”,由红花5克,川芎3克,赤芍、当归尾各6克,积雪草、天竺黄、僵蚕各10克,桔梗 6克,甘草3克组成,适用于慢性声音嘶哑,检查见声带肥厚,声门闭合较差,全身其他症状不明显者。
二为峻剂。从张仲景之抵当汤、桂枝茯苓丸与三甲散相参而成,名为“逐瘀开音汤”。主要药物是三棱、莪术、穿山甲各10克,地鳖虫 6克,当归尾10克,赤芍6克,乳香、没药各3克,适用于声带肥厚日久不愈,用一般的行气活血剂疗效不著,但身体壮实,无虚羸之象者。
【人物链接】
干祖望,男,1912年生,上海人。第二届国医大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中医师,教授。17岁拜浙江名医钟道生为师习医,21岁悬壶上海松江。1956年调入江苏省中医院工作。1972年创办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曾任江苏省中医学会中医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主任委员。主编学术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及医话326篇。
创立完整独立的中医耳鼻喉科。1951年他在上海诊所挂出第一块“中医耳鼻咽喉科”招牌,1956年在《新中医药》杂志连载发表了中国首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经过多年实践和再充实,形成了独特的“干氏中医耳鼻喉科理论体系”。1972年他率先在江苏省中医院成立首家中医耳鼻喉科,之后又主办5期全国学习班,培养了大批专科人才,被誉为“中医耳鼻喉科之父”。干氏中医耳鼻喉科理论体系是一套独特的诊疗方法和学术思想,干祖望认为,除用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以外,还应运用“查诊”,即引进现代医学的专科检查方法,同时用中医的观点进行分析、辨证,提高了治病疗效。他还提出了耳鼻咽喉科的“脾胃学说”。此外,用于治耳鸣、耳聋的冲击疗法、泻离填坎法、还听丸,治过敏性鼻炎的脱敏汤、截敏汤、鼻渊合剂,治慢性咽炎的参梅含片等,均被各地医生学习采用。
(责任编辑:高继明)
中医药
,
中国
,
嗓音
相关帖子
•
白血病中晚期还能治好吗 白血病有什么食疗方法
•
恶性淋巴瘤晚期传染吗 患者还有救吗
•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有哪些 疗效如何
•
淋巴瘤颈部传染吗 怎么治疗呢
•
淋巴瘤的中医疗法是怎么样的 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淋巴瘤之家网站是什么 有什么内容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亮仔
|
2016-8-23 00: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膝下有黄金,我把整个腿都切下来了,连块铜也没找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改英雅
|
2017-7-7 21: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服务员,给我一杯奶茶,多放点茶叶,少放点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txjyl1952
|
2018-8-14 14: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内科
走进中医
肝病治疗中心
中药方剂
尊生保健
会员之家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