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河间派:实为病机气宜派(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河间派:实为病机气宜派(下)
[复制链接]
249
|
0
|
2015-11-20 20: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河间派:实为病机气宜派(下)河 间 派
时间:2015-03-31 来源: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作者:张英栋
全而不偏 重视脾胃
河间阐发“火热论”,但并不是唯寒凉攻邪论者,“寒凉”只是针砭庸医“不识证候阴阳,不明标本,滥用热药”之举。其主张“审其脏腑六气虚实,明其标本,如法治之”正合“见病知源、治病求本”的中医大法。对虚寒病证,会选用温补之剂,如《宣明论方?补养门》中,就有如双芝丸、内固丹、大补丸、水中金丹、丁香附子散,方中所用诸如附子、沉香、肉苁蓉、菟丝子、茴香、巴戟天等,均属温燥之品。其所创立的地黄饮子,治暗痱,为后世医家喜用的名方,亦属温补之剂。
仍以四物汤为例,河间根据主症与兼症的不同,寒温补泻兼施,创立了诸六合汤方。如:血虚而腹痛,微汗而恶风,四物加芍、桂,谓之腹痛六合;如风虚眩晕,加秦艽、羌活,谓之风六合;如气虚弱,起则无力,加厚朴、陈皮,谓之气六合;如发热而烦,不能安卧者,加黄连、栀子,谓之热六合;如虚寒脉微,气难布息,不渴,乏力,身凉微汗,加白术、茯苓,谓之湿六合;如妇人脐下冷,腹痛,腰脊痛,加玄参、苦楝,谓之玄参六合汤。这些均体现了河间临证思维通达,并不拘泥于寒凉。
河间对于脾胃的重视,可以从其运用白术的记述中看出。《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一书352方中,58方使用了白术,其中正方53首,加减方3首,配方2首。例如:白术汤治妊娠血液虚衰、痿弱、难以运动、气滞肉麻等症,此乃脾胃虚损、荣卫不能宣通所致,方用白术三两,寒水石、当归、黄芩、芍药、人参、石膏、干葛、防风、缩砂仁、藿香、甘草、茯苓各一两,木香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前,日三服。
牡蛎白术散治漏风,或汗多、不可单衣、食则汗出、多如液漏,久不治则为消渴,乃因饮酒中风所致,方用牡蛎(焙赤) 二钱、白术一两一分、防风二两半,上为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不计时候,若恶风,倍防风、白术,如汗多面肿,倍牡蛎。
以白术调中汤治饮食冷物过多,痞闷、急痛、寒湿相搏、吐泻腹痛、上下所出水液澄彻清冷、谷不化、小便清白不涩、身凉不渴、脉迟,方用白术、茯苓(去皮)、陈皮(去白)、泽泻各半两,干姜(炮)、官桂(去皮)、缩砂仁、藿香各一分,甘草一两,上为末,白汤化蜜少许,调下二钱,每日三服。
附子丸治阳气少、阴气多、气血不行所致,症见身寒如从水中出,方用附子 (炮)、川乌头、官桂、川椒、菖蒲、甘草(炙)各四两,骨碎补(炒)、天麻、白术各二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日三服。
白术散治疗伤寒杂病一切吐泻、烦渴霍乱、虚损气弱及酒积呕哕,方用白术、茯苓(去皮)、人参各半两,甘草(炙)一两半,木香一分,藿香半两,葛根一两,上为末,白汤调下二钱,烦渴者加滑石二两,甚者加姜汁续续饮之。
人参白术散治疗遍身燥湿相结,玄府致密,发渴,饮食减少,不荣肌肤,方用人参三钱,白术七钱,薄荷半两,缩砂仁三钱,生地黄、茯苓、甘草各半两,黄芩一钱,滑石三两,藿香三钱半,石膏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前,日进二三服。
茯苓加减汤治胃中积热,食已辄饥、身黄、面黄瘦、心增烦、胸满胁胀、小便赤涩,方用赤茯苓、陈皮、泽泻、桑白皮各三两,赤芍药、白术各四两,人参、官桂各二两,石膏八两,半夏六两,上为未,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十片,同煎至八分,去滓,不计时候服用……这些均能看出河间临证的全面,及对于脾胃后天之本的重视。
客观理性 恒者行远
研究刘河间的学问,有一段话不可忽略。《素问玄机原病式?自序》言:“虽今之《内经》与注,皆有舛讹,但比之旧者,则亦易为学矣,若非全元起本及王冰次注,则林亿之辈,未必知若是焉。后之知者,多因之也,今非先贤之说者,仆且无能知之。盖因诸旧说,而方入其门,耽玩既久,而粗见得失。然诸旧失而今有得者,非谓仆之明也,因诸旧说之所得者,以意类推而得其真理,自见其伪;然亦皆古先圣贤之道也,仆岂生而知之者哉。”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丁光迪高度评价了这段话:这段议论,颇能反映刘河间的治学态度,诚朴谦逊,实事求是。对待前人,充分肯定,筚路蓝缕,创业惟艰。对于自己,承认是在前人的启发指引下,而后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所谓木有本而水有源,青胜于蓝而出于蓝,这是正确看待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把自己勤勤恳恳的一生,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认识,既是论做学问,亦是在谈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刘氏不愧为医学上的一代伟人,值得学习。(见《金元医学评析》)
河间以这样的态度做学问,如此客观理性,如果认为他会在临床上偏执于寒凉,反倒是不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河间所处时代,兵荒马乱,天以常火,人以常动,民又多怒怨,故火热为病多。用当时盛行的《伤寒论》与《和剂局方》偏温燥之方治疗火热病,便难获愈,时代急需新的论治思想。这便是河间“火热论”形成的时空背景。加之河间头脑中存在着“水善火恶”的道家思想,认为水生于金而复润母燥,润下而善利万物,火生于木而害母形,炎上而烈,害万物。于是形成了河间“主火论”的观点。
丁光迪先生评价:河间学说,是与他那个时代和方土是相适应的,也是有他的临床实践基础的,所以能够盛行于大定、明昌间30余年,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而应当全面地、历史地理解它、研究它。(见《金元医学评析》)
综上所述:河间是中医学史上一位以理论医,重视气宜,强调病机,临证全面的实践和理论大家。而由其引领的河间学派,秉承了其学术特点而代有创新。当今研究河间之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只为抛砖引玉,笔者有意在大家熟知的“火热论”方面着墨很少,而刻意还原一个思维全面、临证经验丰富的临床大家,希望能引起同道的兴趣,共同加入研究河间学说、河间学派的队伍中来。
山西
,
河间
,
学院
相关帖子
•
《采地黄者》--白居易
•
中医发展中的七大流派
•
金元四大家
•
周汉晋名医--王叔和
•
明代名医--傅青主
•
清代名医--赵献可
•
薄叶棘豆
•
白松塔
•
白及糖
•
耀瓷拔火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杏林杂谈
上古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