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三焦膜系理论治杂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三焦膜系理论治杂病
[复制链接]
258
|
0
|
2015-11-20 20: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三焦膜系理论治杂病三焦膜系
时间:2015-07-2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孔光一,男,1927年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首都国医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全国中医药师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对各种发热性疾病,尤其是疑难性发热疗效显著,在业内享有盛誉;对内、妇、儿科疑难杂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孔光一是首都国医名师。他创新性地提出少阳三焦膜系理论,指出少阳三焦膜系的内涵、病机特点,以及对辨治内伤杂病、外感病的指导意义。这里简要介绍其运用三焦膜系理论辨治杂病的经验。
三焦膜系联络全身
三焦膜系分布很广,形态各异,人体上下内外的各类膜层均属于此。三焦膜系,具有协调脏腑、运行津血、充养全身的作用,又是代谢的通道,故有决渎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云:“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素问?痹论篇》又云:“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据此,三焦膜系涵盖所在脏腑、管腔内外及肌肉、筋骨间的各种膜层及所属功能,具有联系上下、互通内外的作用。
膜分内外 病机各异
三焦膜系的形成与脏腑形态功能紧密相联,膜层的形态结构亦随脏腑功能的不同而相异。孔光一认为,三焦膜系可分为两大类:
外通性膜系:即直接与外界相通的膜层,主要为呼吸道与消化道。呼吸道以肺为主体,肺主气体交换,吐故纳新,以供养全身,其膜层薄而致密;消化道膜层以胃肠为主体,主受纳水谷,吸取营养,排泄废物,以供养全身,其膜层厚而粗疏。这两道膜系与脏腑,彼此是不相通连的。
由于同属于外通性膜系,通过吸纳转运营养后,进入内通性膜系、脏腑,便可形成气血精微供养全身。外通性膜系的特点,具有通透性强、敏感度高、载运量大的作用。
内通性膜系:主要为血运通道内外的膜层。通道膜层血运情况虽有不同,但总属于心、肝为主体。心脏活动推动气血运行,肝脏提供血运来源。而血运参与人体各种所需成分的生成,以充养脏腑及机体各部。
故内通性膜系在血运通道内外满布膜层,深入机体各部,膜层错综复杂,但又分别组合,根据脏腑功能不同,既能区分管膜不同物质运行,又可融合管膜中的各种营养以供机体运用,在供养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代谢废物,又从膜系在人体各部的窍道排出体外。这种庞大而复杂的膜系,对人体生理、病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焦膜系中,外通性膜系吸纳营养排出废物而内输,内通性膜系供运营养遍及全身及排废而外输。两者虽功能不同,但内外相合,以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
在病机方面,温邪热毒侵袭外通膜系,膜之通透受伤,则出现肺热咳嗽、胃滞脘闷等症,治以宣清疏化;邪热侵入内通膜系,血运失调,病轻在营者,需透热转气,若转神昏,则当清开;病重耗血伤阴,膜系萎弱,治以凉血散血,滋清并用,以复心肝之运。
风寒侵袭外通膜系,风疏寒束,肺胃膜层受伤,则出现咳嗽、胃疼等症,治以温宣和中,以展膜层;风寒侵入内通膜层,膜系拘急或疏缓,血运受碍,心肝失调,则出现胸闷、胁疼等症,甚则神机闭郁,治以温通疏利或开窍,以和膜层。
此外,气郁湿滞、体质强弱、受邪轻重等因素,也是膜系病机的注意点,膜系及脏腑损甚难治。总之,膜系损伤,常为脏腑疾病发生的开端,随着疾病的严重发展,膜系损伤更深,又为脏腑疾病发展的终点。
膜系源于肾 有助临床
三焦膜系起源于肾,肾为先天之本,膜系相连,肾膜丰富,除血运膜连外,两肾被膜之集合处与腹腔焦膜相通,即是焦膜之起源。肾膜以肾脏为本体,肾膜是焦膜的起源,焦膜属少阳,少阳又涵胆,胆与肝直接相连,肝为藏血之脏,又为血运之源,肝血肾精,本有互化作用,通过少阳胆焦膜系与肾相通,肾精之气入肝,肝血与心脉并行,这便构成了精血互化转运作用,又是膜系脏腑供养的要素。
肾主水,为人体水津布化及代谢之根,水津布化须赖肺气通调,气化则水行。《灵枢?本输》云:“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勾画出先天之本的起源,及少阳、肺的归属又受肾统领的关系。膜系相连,肾膜起动,三焦膜系的延伸与作用更扩大了,举凡人体上下内外,无不有三焦膜系与肾气共存的作用。
膜系相连,形同则互通,肾膜丰富而薄,肺膜薄而致密,在诊治中有些肺肾病证(咽痛、淋症、咳喘、腰痛)确有互通效应。热病深入肝肾,膜系失养,疏利无力,病情严重复杂。内伤杂病病因病机复杂,不少病证,久治难愈,如咳喘、腹胀等频发,膜系随伤,调补后天,疾病往往可以缓解或治愈。至于一些重证,如水肿、节痛、阴斑等,均与肾相关。
典型病案
某女,43岁,2010年9月10日就诊。
主诉:发烧两月。患者发热晨起略轻,入暮重,约39℃,无汗,语言不利。烧前吃松花粉1周,口干苦,思饮,脘部烦热,尿频或黄,寐差。双下肢进行性活动不利2年余,近1年加重,手颤1年,脚凉,血压低。月经量少,每行两日,曾人流3次,左脉弦滑,尺弱右显,苔黄腻白。2010年8月20日MRI显示:1.小脑萎缩;2.双侧侧脑室前后角旁,左侧颞叶,右侧顶叶皮层下小缺血灶。
处方:柴胡10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郁金10克,黄芩10克,半夏9克,益智仁6克,牛膝10克,黄柏15克,白术10克,太子参15克,麦冬30克,生甘草5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肉桂3克,炒栀子10克,川断10克,生薏仁15克,青陈皮(各)5克。5剂。
9月17日二诊:药后语言表达明显转清,两天前发烧40℃,血压低,尿2~3小时1次,便软,略咳。舌尖红,苔灰黄厚腻略干,脉略数,晚间喉中有痰,便稀味臭,色黑。经将期,偶见血滴。
处方:柴胡10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郁金10克,黄芩10克,半夏9克,益智仁6克,牛膝10克,黄柏15克,白术10克,太子参15克,麦冬30克,生甘草5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肉桂4克,川断10克,炒薏仁25克,青陈皮(各)5克,紫苏子梗(各)5克,连翘15克。5剂。
9月21日三诊:烧退,17日晚经行,加独活5克。7剂。
10月8日四诊:加厚朴15克,菊花10克。14剂。
10月22日五诊:下肢能活动,扶能立起,寐可,遗尿;10号经行,量不多,提前1周。语声清畅,时有后脑不适,下肢微肿,左脉弦,舌根腻。发热未反复。
处方:柴胡10克,赤芍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黄芩10克,郁金10克,半夏9克,黄柏15克,肉桂4克,丹皮10克,石菖蒲5克,麦冬30克,苏子梗(各)5克,连翘15克,菊花10克,益智仁6克,生晒参10克,甘草5克,炒薏仁30克,厚朴15克,川断10克,牛膝10克,龙胆草5克。10剂。
11月1日复诊:手有劲,脚肿,听力可,经将期,加茯苓15克,生艾叶6克。10剂。
后经随访,患者未再发热,诸症均减。
按:此例病发两年余,起于下肢,继则手颤,加重年余,语言不清,病因不明,西医检查小脑损害,病位确定,然其病机当探讨一番。特别高热已经两月,见口干苦,思饮,脘部烦热,尿频或黄,是肝胃热盛。
因此用太子参、麦冬、生甘草以益气阴而补其不足之体,并柴胡、赤芍、郁金、黄芩、青陈皮、以疏利少阳,合丹皮、炒栀子以清其内伏之热,取半夏、苏子、苏梗、连翘、麦冬以理上焦之气而利咽,润降阳明而制热,合同清肝之治,共折热势。白术、黄柏、牛膝、薏仁调脾以助热清湿泄,如此达三焦之并调。
而益智仁、肉桂、川断则启动下元以针对多次人流之损害,合疏利三焦,清热利湿相辅而行,应左脉弦滑,尺弱右显,苔黄腻白之见症也,是不足于下,郁热逆冲之机,所谓厥热上冒,是无根所恋也。丹参、当归、牛膝即养肝血而调经通络,亦达阴以制阳之机。
如此见补泻相合,三焦并调,是人体一气通达,少阳三焦是往来出入之道路,如此顾表里上下虚实,是挈得要处也,孔光一始终以此着眼,标本兼治,着重气血之通达,两诊而高热退,经五诊而见效显,是少阳三焦膜系理论实际运用之例也。(责任编辑:
高继明
)
国务院
,
博士后
,
硕士生
,
中医药
,
中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相关帖子
•
白血病中晚期还能治好吗 白血病有什么食疗方法
•
恶性淋巴瘤晚期传染吗 患者还有救吗
•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有哪些 疗效如何
•
淋巴瘤颈部传染吗 怎么治疗呢
•
淋巴瘤的中医疗法是怎么样的 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淋巴瘤之家网站是什么 有什么内容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杏林杂谈
亦夕醉知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