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发古义详论察经 谱新篇承前启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发古义详论察经 谱新篇承前启后
[复制链接]
285
|
0
|
2015-11-20 20: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评介发古义详论察经 谱新篇承前启后经络医学
时间:2015-07-3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柳学俭
王居易先生的新著《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共14章,以经络诊察为主,参以四诊所获临床资料,进而辨经、选经、配穴、治疗,与其他针灸医案以四诊为纲,八纲、脏腑辨证为主,进而立法、选穴、治疗的方法迥然不同,实当世针灸医案中的标新立异者。
经络诊察与经络医学理论
经络诊察,简称“察经”,是用“审、切、循、扪、按”的方法,在经络循行线(主要是在各种组织、器官的缝隙间)发现各种阳性反应,以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这些阳性反应的出现,主要是经络气化功能异常的结果。
众所周知,气化是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气化过程无器不有,无处不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若气化功能正常,则经络应当全线畅通,“审、切、循、扪、按”时无结构异常、压痛及涩滞等异常现象;若气化功能失常,则经络局部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便会发生异常,不能发挥其正常的渗灌功能,从而导致病理产物堆积,出现痛觉异常、结节、病络等阳性反应。这些阳性反应的出现,表明相关脏器发生了异常,或已经处于疾病状态。所谓辨经,就是在“察经”的基础上进行诊断,区分正常经脉、变动经脉和病变经脉,找到病变经脉之后,再选择治疗经脉。辨经、选经均以主证为中心,以经络诊察的结果为主要依据。治疗经脉一般选择1~3条,或病变经脉自身,或表里经,或同名经,或子母经,或任脉,或督脉。
察经、辨经、选经是配穴的前提。治疗经脉确定后,王居易先生多从特定穴中选穴,常用者为五腧穴、原络穴、郗穴、八脉交会穴和俞募穴等,或从自己总结归纳的38组对穴中选穴;有时,则选用被作者赋予新意的经穴,如前顶穴清热解毒,后顶穴主治人体后部经筋病,眉冲穴治疗泌尿系结石所致肾绞痛、心绞痛,通天穴治疗久咳等。治疗痛症时,作者有时只选用经络诊察时所发现的阳性反应点(有时在病变局部,有时在远端,有时在缪出),或针之,或温之,或解肌,或决脉,常可立竿见影。
察经、辨经、选经、配穴、治疗的全过程,都是在以《内经》为主的经络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作者称之为经络医学理论。
经络诊察可大幅提高临床疗效
王居易先生的经络诊察实践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初步定型于70年代末。他曾在多部著作中引用《灵枢?刺节真邪篇》和《灵枢?经水篇》的论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
在经络诊察的基础上辨经、选经、配穴、治疗,可大幅提高临床疗效。
该书收录了其2006~2013年间经治的125例临床各科医案,每案后附有“医案解读和按语”,每章后附有“诊后絮语”。其中,“医案解读和按语”包括对该案的传统认识、经络诊察、辨经选经配穴过程、治疗手法和临床取效原因分析等;“诊后絮语”则侧重同类医案的总结,包括概念的探讨,察经、辨经、选经、配穴的规律,注意事项,以及某些腧穴的特殊定位方法,传统经穴的新用法,功能相近腧穴的对比,上古时代俞跗治疗手法的发掘,临床中的趣闻轶事以及心得体会等。
该书第28~30页记载了用上法治疗一例顽固性心绞痛的病例,先针右眉冲,再针左郄门,针入20秒后,心痛消失,心率由54次/分上升到64次/分,一周后血液化验、心电图检查接近正常,康复出院。又如,第181~182页记载一例30岁女患者左髂前疼痛20天,用上法仅针左侧地五会一穴,覆杯而愈。
经络诊察理论和方法早在《内经》时期即已确立,但作者又加以细化、发挥和发展。仅以阳性反应为例,《内经》的记载很少,作者则对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不同组织结构中的常见异常反应都有详尽的记述。例如,皮肤要诊察色泽、温度、湿度、厚度、硬度、纹理、水肿的变化,结节要区分其大小、软硬、深浅和形态,而形态又可再区分为块状、条索状和砂粒状等。此外,作者还确立了许多新的概念来表述经络诊察所见的阳性反应,如节络、脆络、脆结络和筋出槽等。
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经络医学的理论和经络诊察的结果,发现了不少传统经穴的新用途,除前述外,还有络却、百会、内关、神门等。例如,他用后顶穴治疗督脉、项、背、腰及下肢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经筋病)病变,对急慢性者皆有效。
2012年,笔者在王居易先生诊所见习时,亲睹其治疗一双膝关节炎患者,该患者治疗前不能站立,更不能行走,先生只取后顶一针,行搓针法,几分钟后,患者不但站了起来,还独立走了几步。
一本值得珍藏的参考书
作者对腧穴的定位亦有其独到之处,如列缺、照海、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等常用穴,其取法皆与众不同,主要根据经络医学理论和经络诊察的结果,定位法操作更方便,针感更好,疗效更高。
王居易先生针刺每个穴位,都是循摸在前,进针在后,从来不单靠眼睛定位。他说:“虽然每个经穴都有国家标准定位,但人体的骨骼肌肉发育有差异,生理和病理状态有不同,故经穴的位置亦经常发生变动,因此,一定要在针刺前仔细循摸,才能保证针扎到真正的穴位上。”
书中使用了38组对穴。这些对穴有的来自古典歌赋,如合谷-太冲、手三里-足三里等;有的来自《针经指南》,如内关-公孙、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申脉-后溪等;有的则是作者根据古人的配穴理论,特别是五腧穴理论,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固定下来的,如太白-太渊(太阴经原穴)、尺泽-阴陵泉(太阴经合穴)、大陵-行间(厥阴经子穴)、尺泽-复溜(手太阴子穴-足少阴母穴)。
此外还有一部分对穴,是作者在经络诊察中发现,通过临床实践证明有很好疗效的,亦收入其中。如腕骨-京骨,颈肩背腰上下肢太阳经筋病时,此二穴所在或略偏上、偏下、偏左、偏右常有阳性反应点,尤其是气血不足者,刺此二穴,常获捷效。与腕骨-京骨类似者,还有内关-内庭、中脘-丰隆、通里-照海等,亦常常出奇制胜。
虽然疗效颇佳,但作者依然反复强调,在使用这些对穴时,亦应严格察经、辨经、选经,认真辨证,不要相信什么“特效穴”“绝招”等。
在对腧穴的刺激方法上,作者亦与经络医学理论保持一致。例如,他常用手法疏通经络,反对盲目地强刺激。同时,作者还十分重视灸法,书中不少医案,都使用了灸法,疗效颇佳。对于放血疗法的适应证、部位的选择以及出血量的多少,作者提出,均须根据经络诊察的结果而定。
此外,作者还发明了适用于头部穴位的针刺手法——搓法,用之临床,确能提高疗效;而书中“点大椎”“点至阳”“揲膏肓”“揪玉枕”“弹拨天宗”“悬灸隐白”“至阴放血5滴”“至阴放血9滴”等王氏惯用的治疗方法,亦令读者耳目一新,值得特别关注。
经络医学理论,特别是经络诊察,在《内经》时期非常受重视,但《内经》以降,特别是近现代,已被边缘化,甚至被废弃了。因此,该书的出版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在提倡“读经典,做临床”的今天,是每位临床工作者不得不备的参考书。(责任编辑:
高继明
)
中医药
,
中国
,
医学
,
资料
相关帖子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急性白血病治疗费用贵不贵 都有什么样的治疗方法
•
治疗白血病的偏方或者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
b细胞淋巴瘤存活期怎么样 基因会影响b细胞淋巴瘤的存活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得白血病有什么症状 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由于缺乏叶酸引起的巨红细胞性缺血会引起白血病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小孩为什么易患白血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杏林杂谈
岳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