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心汤消胃癌术后脘痞

[复制链接]
查看973 | 回复6 | 2015-11-20 21: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泻心汤消胃癌术后脘痞
时间:2015-11-1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邱 敏

    胃癌术后患者,中医常认为大病之后,气血亏虚,多以补为主;但经此手术,脾多失运易致湿浊内生,胃失和降而清浊混淆。且饮食物“辛苦甘酸咸”五味的偏嗜,药物寒热温凉的偏盛,都会影响脾胃的生理功能。故曾定伦认为此时多以“寒热错杂”为主要病机。现举典型案例说明。


    【病 案】


    吴某,男,54岁。


    2012年2月,患者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毕II术),术后行化疗6个疗程。来诊时感胃脘痞胀,打嗝气逆,纳呆困倦,乏力气短,怕风汗多,动辄汗出,口干。查:舌淡红,苔腻,脉细濡。


    治则:辛开苦降,和胃健脾,固表实卫。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组方:法半夏12克,黄芩12克,黄连6克,砂仁6克(后下),吴茱萸3克,干姜10克,紫苏10克,陈皮12克,枳壳6克,焦山楂15克,神曲15克,鸡内金15克,薏仁30克,乌药6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防风15克,白术20克。


    6剂,水煎服,每日1剂。


    9月4日二诊:服药后脘胀减轻,打嗝气逆症状消失,气短乏力,汗出怕风症状缓解;但活动后头汗较多,右手指尖麻木;舌淡红胖,苔薄,脉细弱。


    治则:调和营卫,舒筋通络。


    方药:桂枝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组方:桂枝12克,白芍12克,干姜10克,大枣12克,黄芪30克,茯苓15克,白术20克,木瓜30克,鸡血藤30克,当归6克,五味子12克,防风6克,桑寄生30克,细辛5克,川芎6克,牛膝30克,乌梅12克,浮小麦30克。


    6剂,水煎服,每日1剂。


    9月14日三诊:汗出怕风、活动后头汗多症状消失,进食后脘胀,无打嗝反酸,右手指尖麻木好转,感晨起头昏,腰酸腿软,舌淡红,苔滑,脉细。


    治则:健脾益气,补益肝肾。


    方药:香砂六君加六味地黄汤加减。


    组方:黄芪60克,茯苓12克,白术2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山茱萸20克,枸杞子25克,女贞子20克,熟地黄30克,淫羊藿30克,神曲15克,鸡内金20克,枳壳19克,砂仁6克(后下)。


    6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本案患者胃癌术后,行胃大部切除;且首诊时纳呆困倦,乏力气短,怕风汗多,动辄汗出,气血亏虚症状明显,按常法当补益气血为主。


    但曾定伦认为:患者虽有上述症状,但还有胃脘痞胀,打嗝气逆,是脾胃失于健运,气机升降失常之征;舌淡红,苔腻,脉细濡为湿热困阻中焦之表现。“六腑以通为补,以降为和”胃癌手术后脾胃失于健运,寒热湿浊内困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为本案之主要病机,故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治疗。


    “半夏泻心汤”为仲景治疗少阳误下成痞所立,“但满不痛为痞”,伤寒表邪未经表散而误下,误下伤中气,加之邪气由表入里而乘之,则脾不能升清,胃失于降浊,中焦痞塞不通而成痞满。张秉成论该方:“所谓彼坚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芩、连之苦以降之,寒以清之,且二味之性皆燥,凡湿热为病者,皆可用之。但湿浊黏腻之气,与外来之邪,既相混合,又非苦降直泄之药所能去,故必以干姜之大辛大热以开散之。一升一降,一苦一辛。而以半夏通阴阳行湿浊,散邪和胃,得建治痞之功。”


(责任编辑:高继明)
idhb8423 | 2016-6-29 00: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一个 顶一下
向肥妓 | 2017-3-25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样的吗?
Cillquisk | 2017-12-8 21: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顶一下..
fhrsq | 2018-6-28 03: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学习
hslk4023 | 2018-9-6 02: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mbld3820 | 2018-11-22 01: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能给你幸福,但可以给你舒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