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完善顶层分类 避免党同伐异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完善顶层分类 避免党同伐异
[复制链接]
498
|
0
|
2015-11-20 22: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完善顶层分类 避免党同伐异
时间:2015-08-2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中医学的内容分几块?你热衷学习和明了的是哪一块? 笔者一直希望准确定位自己的中医学习,好把握未来前进的方向。后在不断学习和整理中,一种清晰的分类跃入脑海。中医学分三大块内容:一为核心理论、一为方药技术、一为治病技巧。
核心理论
核心理论是“医道”的内容,决定了你作为中医的境界,决定了每个中医可否长远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这一块内容,应属于“知其要者一言以终”的范畴,需要做减法;要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清楚,大道至简。笔者目前对中医核心理论的认识还比较繁琐:致中和,察天地,以人为本,长治久安。
这一块理论是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扬的,让大众增强对于中医的鉴别能力,普及、提高大众的中医科学素养。
方药技术
方药技术是医生的专业技能,说白了就是“经验”——你经历的、验证的方药越多,这块就越丰富。把中医当做经验医学的那些中医“同道”,就是只专注这块内容。但古语有“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远”,对此已经说得很清楚,笔者毋庸赘言。
笔者认为:医生知道怎么做、为什么做,和能做、会做是两回事。有很多“医匠”会如何治病,那是熟能生巧的磨炼,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正如高级技工会做但不能替代工程师一样,工程师需要更多创造、思考,需要悟“道”。反之亦然。可谓:“道可通,术有专攻。”没有时间的磨炼,再聪明也不行。
这一块不能随意在大众媒体上传播,因为需要太多的打磨、尝试、反馈和修正,这是普通百姓不可能掌握的。
治病技巧
笔者注意到一个现象:如果某医生擅长治疗某一疾病或在某一阶段主攻某病,治病技巧就会很多;如果什么病都看,技巧反而要少很多。
所以笔者建议:中医同道不要贪大求全,应先在某一个疾患上拥有丰富的治疗经历,取得被认可的成绩,然后再转战他病。不同的中医师各展所长,让中医学在一个个坚实的点上开花结果。这样发展下去,就会让现代人对中医“刮目相看”。
以上三块当中,核心理论是第一位的。核心理论好比钱串子(古代的铜钱需要串子来串着),其他两样好比铜钱。没有钱串子,铜钱便形不成合力。
可以说把中医学分三块,会避免关注点不同的“同道”彼此攻讦。因为,重视核心理论的会认为中医是“经典的理论医学”,重视方药使用技术的会认为中医是“经验医学”,重视治病技巧的会认为中医是“一堆绝招的组合”。因立足点不同,故争论无益。只有分清自己和别人所处的位置和阶段,再去讨论,才可以避免“鸡同鸭讲”的尴尬。否则,只能固守着自己认为的一点看法,去攻击别人。
在有相对共识的前提下,多解决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应该是临床中医该做的事情。希望有更多同道来完善中医学的顶层分类,使之规范而有指导性,让大家学会彼此合作,和而不同,而不是固守己见,在党同伐异中内耗。(责任编辑:
高继明
)
中医药
,
中医学
,
中国
,
技巧
,
技术
相关帖子
•
白血病应该怎么治疗 患者吃什么好
•
恶性淋巴瘤晚期传染吗 患者还有救吗
•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有哪些 疗效如何
•
淋巴瘤颈部传染吗 怎么治疗呢
•
淋巴瘤的中医疗法是怎么样的 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淋巴瘤之家网站是什么 有什么内容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杏林杂谈
亮仔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