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弘扬中抓精粹 继承中寓变创 ——读聂惠民《聂氏伤寒学》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弘扬中抓精粹 继承中寓变创 ——读聂惠民《聂氏伤寒学》有感
[复制链接]
386
|
0
|
2015-11-20 22: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弘扬中抓精粹 继承中寓变创 ——读聂惠民《聂氏伤寒学》有感
时间:2015-03-31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作者:张秋霞
“我讲的课,要学生爱听,学到知识;我写的书,要读者爱看,感到有益;我治的病,要有最好的疗效,让人信赖。”——聂惠民如是说
聂惠民教授是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聂惠民学习伤寒、教授伤寒、研究伤寒、使用伤寒、论述伤寒50余年,对伤寒之学造诣良深。2002年,她将多年教学、临床、科研运用《伤寒论》理、法、方、药的心血结晶,独自撰写成《聂氏伤寒学》。对于弘扬仲景学术思想,扩充临床经方运用思路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篇首导读 提纲挈领
《聂氏伤寒学》开篇的“导读十则”中,除《伤寒论》的溯源,何谓“伤寒”“六经”“六经的实质”“六经辨证”之外,还对《伤寒论》的论治法术、组方法术、用药法术、《伤寒论》对临床医学的贡献做了论述,使读者在学习《伤寒论》原著之前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和了解。如在论述六经病证治疗基本原则时,提出了八种治则,即治病求本,调和阴阳,是论治法则的精髓;未病先防,己病早治,已病防变,初瘥防复是论治的预防原则;扶正祛邪,明确主次是论治的主攻方向;以平为期,严合法度,为论治的程序;正治反治,依证而行,为论治法的途径;随证治之,变化灵活,为论治法应变原则;“三因”制宜,各有侧重,为论治法的客观依据。这些治则在原文中虽未明确提出,但对于学习原文起到了一个引路的作用。作者把这些规律加以总结归纳,读者就可以在这些纲领的指引下,站在较高的层次上学习原著,这对于学习研究伤寒论重要的意义。
善于归纳 强调对比
《聂氏伤寒学》对《伤寒论》中的一些类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有助于研究学习伤寒论者从总体上把握《伤寒论》的辨证思想。
如书中有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四逆汤的演变等等。通过对经典名方加减形成新方剂过程的逐层解析,使研习者从新的视角深入探究经方,潜移默化培养其中医辨证思维。目前出版的很多研究《伤寒论》著作中对此鲜有论述,而《聂氏伤寒学》恰好给研究学习伤寒者搭建了一个培养中医辨证思维的平台。
该书还对《伤寒论》中一些常见病证的辨证治疗进行了对比研究,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对于心悸的辨治。仲景认为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炙甘草汤、小建中汤、真武汤、四逆散、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都可以治疗心悸,但每个方剂都有自己适应的病证特点。《聂氏伤寒学》从病因病机、临床特点、伴随症状、治法方药等诸多方面对于经方治疗常见病证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临床更加科学高效的运用经方提供了一条捷径。
重视临床 活用经方
《聂氏伤寒学》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聂惠民对于临床研究工作的重视。在导读十则中,就提出经方研究工作,必须立于临床,没有多年临床实践的方,乃是无根之方,焉得能久远。而且认为“行”是学习《伤寒论》的重要方法。此外,作者选了很多临床病例,对于学习、使用《伤寒论》很有启发意义。
如关于小青龙汤的临床运用。患者入冬咳嗽气喘难卧,痰多清稀,易咳出,胸满闷,口渴,面肿,舌淡红,苔薄白滑,脉沉弦。病人虽然没有表证,仍使用小青龙汤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通过此案例的学习会更明确麻黄、桂枝不但能够解表,而且具有宣肺温通的作用。
该书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是论述方剂的临床运用时,不但有古人的临证运用,也有现代医者的临床运用,且详细地论述了笔者的临床运用心得。
如关于炙甘草汤的临床运用,书中分几方面阐述了笔者的临床运用体会:一是认为方中药物的用量配比是炙甘草汤取效的关键,临证时必须注意。如炙甘草、生地、大枣的用量一定要突出。二是阴药的用量要大,而阳药的用量要小于阴药……这些精辟的论述对于用好经方都至关重要。
书中方证后面的病案选录绝大多数都是笔者的临床实际记录。倾注了笔者大量的心血,是其临床经验之精髓。反映了她独特的辨证思维过程,对于活用经方,提高临床疗效很有帮助。对于一些疾病临床应该怎样辨证,本书有非常精辟的论述。
如对于太阳中风的辨证要点是什么?聂惠民根据临证体会提出三点:一是体质素虚易感;二是脉象浮缓虚弱;三是发热恶风寒、自汗出。便于临床辨证和运用。
继承创新 精研伤寒
聂惠民在《聂氏伤寒学》中不但精选了历代伤寒大家运用经方的典型医案,更是结合她50年来临证心得及真实验案,继承与创新并重,发前人所未发,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研究仲景学术思想的学术新平台。
在以往认为《伤寒论》是一部辨治外感热病专书以及《伤寒论》是伤寒杂病共论之专著认识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伤寒论》是一部辨证论治疑难杂病的经典医籍。
《聂氏伤寒学》认为《伤寒论》的理法方药适用于现代的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等各系统疾病。虽然当今人群的疾病谱产生了变化,但《伤寒论》依旧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明珠,继承发扬仲景学说,创新研究经方,保持仲景学术的长盛不衰,使仲景学术在新的历史时期再创辉煌是中医药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总之,《聂氏伤寒学》正是聂惠民一生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硕果。
国务院
,
教研室
,
中医药
,
北京
,
弘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相关帖子
•
白血病哪里看的最好呢 如何预防此病
•
白血病m2能活多久 怎样才能活得更久
•
白血病如何用中医药诊治 患者能存活多久
•
中医治疗白血病的书籍有哪些 中医怎么治疗白血病
•
白血病的中医药如何诊治 如何预防白血病
•
白血病在社保医疗报销范围内吗
•
白血病中晚期还能治好吗 白血病有什么食疗方法
•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有哪些 疗效如何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杏林杂谈
亮黑亮黑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