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小议“火郁发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小议“火郁发之”
[复制链接]
238
|
0
|
2015-11-20 23: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小议“火郁发之”
时间:2015-07-2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宝华
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因此,“发”是治疗火郁证的基本大法。所谓“发之”,就是顺应火的炎上升发之性,运用宣散、升举、轻扬、疏通等治法,使郁火发越于外。
笔者曾见一女患者早已过青春期,却“生机勃发”,不时在口唇周围、背部长出一些黄豆大的火包,此起彼伏,久难消退。她曾服用过一些清热下火的中药,但效果不显,下肢也越来越凉。遂到襄阳市中医医院养生堂进行治疗。
医生根据她的体质,制定了中药熏蒸加上背部刮痧、拔罐的治疗方案。坚持每周熏蒸1次,到了第4次,腿部终于感觉暖和了。而后背部和面部的火包也渐渐消失。现在,她不但火包很少发,而且全身调理得也很好。
治火郁之症,忌用寒凉的药物去“浇火”,而是要让火发出来。就像室内温度很高,洒点水虽可暂时缓解,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如果把门窗打开,让风进来,温度则会很快下降。上文患者的火就是下半身有寒气,导致气血不流通,导致上半身郁火。通过中药熏蒸,让寒气去掉,气血流通,身上的火气自然消退。
笔者还想到临床中,当温病邪热已到气分,出现身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苔黄等症,但卫分又闭而无汗时,则必须用辛凉透达药,使病人微汗,则气分的热邪可以向外透散。又如心火上炎,口糜舌烂,心移热于小肠,小便色赤而淋沥疼痛,则须泻心和小肠的火,用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导火下泄……凡此种种,不一而举,皆有“发”而治之之妙。(责任编辑:
高继明
)
中医药
,
李宝华
,
中国
,
疏通
相关帖子
•
白血病中晚期还能治好吗 白血病有什么食疗方法
•
恶性淋巴瘤晚期传染吗 患者还有救吗
•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有哪些 疗效如何
•
淋巴瘤颈部传染吗 怎么治疗呢
•
淋巴瘤的中医疗法是怎么样的 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淋巴瘤之家网站是什么 有什么内容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会员之家
杏林杂谈
中药方剂
羡煞卐旁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