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脏腑有“性” 顺势而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脏腑有“性” 顺势而治
[复制链接]
378
|
0
|
2015-11-20 23: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脏腑有“性” 顺势而治
时间:2015-05-27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朱光
五脏六腑 秉性各异
受文化背景及认知方法的影响,中医所说的脏腑,不仅是解剖学上的概念,更是一个生理病理的综合概念。
在这样一个认知体系中,人体被看成一个小宇宙,脏腑被看成一个小社会,因而中医理论中的脏腑不仅各有其职(“岗位职责”),而且还具有“三性”:
一是自然属性:基于“天人相应”理论,中医学认为人体脏腑与自然界有着内在的关联,如肝属木,应春、应风;脾属土,应长夏、应湿等。二是社会属性:如心为君主之官,肝为将军官等。三是生理特性:如肺为娇脏、脾喜燥恶湿等。
通过联想类比,可以说每个脏腑都被赋予了拟人化的鲜明个性和鲜活特质。因此,临床不仅需要明晰脏腑之“能”,更应该了解其“性”。
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不仅描述了五脏之病与季节、昼夜的关系,而且指出了其治疗中的苦欲喜恶,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这里的补泻之义,即是就五脏本身的喜恶而言,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
由此不难理解,只有在治疗过程中充分适应脏腑的个性特点,做到投其所好,顺性而治,才能收到药中肯綮之效。
顺性治病 组方用药
顺心之性
心为君主之官,属火,应夏、应热。其功能有二:一为主血脉,即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心气是其源动力;二为主藏神,主司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
血脉宜畅,惟此才能保证血行的顺利及心血的供应;神宜静谧,惟此才能调控血行,神态安和。二者构成和谐的状态。
但心为火脏,“心恶热”(《素问?宣明五气论》),不耐热扰,一旦有热,无论来自内外,如暑热、风热、痰热、湿热、肝火、胃火、肺热、积热、虚火等,均易扰动心神,可见心烦、狂躁、心悸、失眠、多梦、口舌生疮等症。
因此,治心一则多清,常用泻心汤、黄连温胆汤、导赤散、朱砂安神丸等;二则要处理好血与神的动静关系。
顺肺之性
肺为相傅之官,属金,应秋、应燥。其功能有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等。因肺“两叶白莹,虚如蜂窠”(《医宗必读》),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易招致邪侵又不耐邪侵,风寒、风热、风燥均易伤之,故有“娇脏”之称。故护肺重在加强调摄以顺应四时。
此外,肺居高位,形如“华盖”,宣发向外,肃降向下,共同完成津液、水谷精微的布散及浊气的排出。而肺主肃降, 一方面有赖于肺的宣发通达,一方面还需要清凉、湿润的环境。
因此,治肺当注意宣与降、散与收的结合,如麻黄与杏仁、麻黄与石膏、桔梗与杏仁、麻黄与白果、桔梗与枳壳等药对均是这种用药的经验总结。
顺脾(胃)之性
脾胃为仓廪之官,属土,应长夏、应湿。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有“后天之本”之称。
在生理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叶天士)脾气不升者,可见食欲不振、食后胀满,大便溏泄,或头晕眼花,或脘腹坠胀,或脏器脱垂等;胃气不降者,可见脘腹胀满,纳差、呕吐或呃逆等。因此,治疗脾胃病尤应处理好升降关系。
据叶天士“太阴脾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始安”之言,欲升脾须先燥脾,因“脾燥则升”。(《医学求是》)燥脾时因于脾虚当健脾,因于湿困当除湿,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参苓白术散、平胃散等,若重升提则用柴胡、升麻等。
欲降胃多先润胃,可选用益胃汤、养胃汤、沙参麦冬汤等,若重降逆则用旋复花、代赭石等。此外,叶天士说“胃喜为补”,指出食疗与食养均应顾及、顺应胃的感受。
顺肝之性
肝为将军之官,属木,应春、应风。其功能主要有二:一为主疏泄,即可疏通与升发,能藉此调畅气机、促进脾运胃纳、调畅情志等;二为主藏血,可贮藏血液与调节血量。
肝为风木之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主升、主动。一旦遭遇忤逆,如抑郁或恼怒,则极易使“刚脏”的本性显露,桀骜不驯,气机逆乱,扰及四邻,或横逆犯胃乘脾,而致胃痛、痞满、呕吐、呃逆或泄泻等,或上逆而呈肝阳上亢,致头痛、眩晕,甚或中风等。此如《四圣心源》言:“风木者,五脏之贼,百病之长。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
但肝的功能又充分体现了其“体阴而用阳”的特点,疏泄与藏血相辅相成,藏血充盈则肝体得养,而能发挥调畅气机、通达气血之用;疏泄正常,则血行畅达,有利于藏血而充筋养目。
因此,肝用太过往往因于肝体不足。在此背景下,治疗肝之病变,于疏理肝气时一定要注重养柔肝体,药用当归、白芍等,方选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镇肝熄风汤等。
顺肾之性
肾为作强之官,属水,应冬、应寒。其功能为藏精、主水、主纳气。因所藏“先天之精”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故又有“先天之本”之称。
肾中精气,可分阴阳。肾阳者,又称为元阳、真阳,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肾阴者,又称为元阴、真阴,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作用,因而肾又称“水火之宅”,且“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张景岳)
鉴此,治肾之病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之言,肾中精气宜涵蓄敛藏,不宜轻举妄动,但病之久甚,则其又往往难以幸免,即“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张景岳)如水不涵木,肝肾阴虚,可致寄居之相火冲逆上炎,症见头目不清,视物不明,耳鸣耳聋,五心烦热,性欲亢进,梦遗早泄等,治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汤。
二是肾“合水火二气”(《理虚元鉴》),根据阴阳互根、互生互化之原理,补益肾中阴阳则颇有讲究,即如张景岳所言:“善于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泉源不竭;善于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阳生阴长而生化无穷。”
三是肾为水脏,职司开阖,主导着全身水液的代谢,开阖失司的水肿、遗尿均可通过补肾来解决。也正因于此,致使无论肾阳虚与肾阴虚,均可出现水湿停潴的内环境,对此不加处理,则肾虚难复。故此《金匮》肾气丸与钱乙的六味地黄丸中均用茯苓、泽泻予以渗利。
除上述原则外,还需注意对脏腑特性的总体把握。
藏泻有别。《素问?五脏别论》言:“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指出五脏藏精气而宜“满”,六腑传化物而多“实”(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进而说明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
三焦各异。《灵枢?营卫生会篇》言:“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形象地描述了上、中、下焦的生理状态。据此,吴鞠通提出了三焦辨证的治疗原则,即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意为上焦部位最高,而近于表,故病在上焦,宜用如羽毛般轻清升浮之品;中焦处于上、下焦之间,是升降出入的枢纽,故病在中焦,用药须不偏不倚,中正平和如秤杆之平衡;下焦部位最低,而偏于里,故病在下焦,用药须重浊,犹如秤砣般沉重潜降之品,才能直达病所。此虽针对温病而立,实则治疗内伤杂病时也可加以借鉴。
解剖学
,
中医学
,
河南
,
而且
,
学院
相关帖子
•
下巴下恶性淋巴瘤症状是怎样 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
恶性淋巴瘤多久能治愈呢 越早治疗希望越大
•
牙龈局部肿刷牙会出血请问是不是得了白血病
•
由于缺乏叶酸引起的巨红细胞性缺血会引起白血病吗
•
胸骨压痛和白细胞高得白血病的机会是不是很高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淋巴瘤能活多久 应如何护理
•
淋巴癌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优势是什么
•
淋巴癌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护理方法是什么
•
治白血病要多少钱 保守估计要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闻中心
中医沙龙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儿科
千鼎互联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