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名 |
2003-12-8 10:41:17
[原创]银屑病鉴别诊断(资料全),图后配有说明及治疗方法。物有所值!
全文如下:









屑病与牛皮癣能划等号吗?
老百姓经常把银屑病称为"牛皮癣",其实银屑病与牛皮癣并不一样。中医学认为,牛皮癣是一种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硬,好发于颈项的皮肤病。中医的牛皮癣又称为"摄领疮"、 "顽癣",相当于西医学的神经性皮炎。
SVU
而银屑病是以片状红斑,层层鳞屑,脱屑如松皮为特点,故中医学称之为"松皮癣",且又有、干癣、蛇虱等病名。
二者的病因病机亦有不同。中医的牛皮癣是由于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或衣领摩擦,气血阻滞所致。银屑病是由于营血亏损,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西医学认为,中医的牛皮癣(相当于西医神经性皮炎)属于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是由于精神紧张、进食辛辣海鲜等发物、消化不良及内分泌等原因引起;银屑病发病则与遗传、病毒及细菌感染、精神、饮食、外伤、代谢等因素有关。
由于二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均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亦有区别。中医的牛皮癣治疗多采用搜风止痒的治法,预后尚好;银屑病根据舌脉辨证分型,多采用清热凉血及养血润燥的治法,痊愈后易于复发。 ^
一说起"牛皮癣",有人认为是银屑病,有人考虑是神经性皮炎。因此,牛皮癣与银屑病不能划等号。如果患者被诊断为牛皮癣,应再详细询问确切病名,以免误治。中医、西医均有 "牛皮癣",但二者名同实异,不能混为一谈。中医的牛皮癣,相当于西医的神经性皮炎;西医所称的牛皮癣,又称银屑病,相当于中医的干癣。二者应予区别。
专家制成对牛皮癣有神奇疗效的药膏
据新民晚报(赵文城):据报道,保加利亚药剂师最近用草药制成了一种对牛皮癣有神奇疗效的药膏。
据该种药膏的发明者、保加利亚药剂师纳伊德诺夫及其助手介绍,他们从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一种常见的草药中提取出汁液,没有想到的是,用这种汁液配置而成的药膏对治疗牛皮癣有奇效。这种药膏能够调动患者自身皮肤细胞与牛皮癣病菌作“斗争”。
据称,塞尔维亚一位已经被牛皮癣折磨了20多年的患者在使用这种药膏仅3个月后就完全康复。 .
中医敷脐疗法治疗银屑病
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张宗岐
近二十年来中医脐疗法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十分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肿瘤等各种常见疾病,下面仅介绍九种脐疗法在临床各科的应用方法和现状供广大中医临床医师参阅
(一)中医脐疗法治疗肠梗阻:
取甘遂、冰片各二克、大黄十二克、芒硝、木香各十五克、葱头、酒饼各三十克、丁香十克,共研细末,葱头捣碎,加软米饭五十克,用前加冰片搅拌敷脐部,十二小时换药一次,一般一至两天即可排便。 0Ac[>
(二) 中医脐疗法治疗尿潴留:
取小茴香、乌药各十克、肉桂、黄柏各六克,上药共研细末,连根葱白三克捣烂炒热,冰片二克,大田螺两只取肉捣烂,以上诸药混合敷脐上,三小时即可通尿。
(三)中医脐疗法治疗急性胆囊炎:
取芒硝、乳香各十克、冰片一点五克,没药六克共研细末,加蓖麻油三十毫升,浓度百分之七十五酒精十毫升,蜂蜜十毫升调为糊状,敷脐部,十二小时换药一次,直至痛减病愈。 :OV
(四)中医脐疗法治疗五更泄: R
取公丁香、小茴香、川椒、肉桂、补骨脂、吴茱萸各等份共为细末,葱白二十克,生姜十克,捣烂和药为饼敷脐,十二小时换药一次,三至七天见效。
(五)中医脐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 [+
取商陆二十克,芒硝十克研末,葱白十根捣烂敷脐上,十二小时换药一次,七天一疗程。 5
(六)中医脐疗法治阳痿:
取阳起石、蛇床子、香附、韭菜籽各三克,土狗七个,大枫子(去壳)、麝香、硫黄各一点五克研末,炼蜜如拇指大,同床前一小时取一粒敷脐上。
(七)中医敷脐疗法治疗疟疾: D
取甘遂、甘草按六比一混合研细填脐,每日一次,连用三天,退热时间一般一天至一天半,三天退热率达百分百。
(八)中医敷脐疗法治疗乳腺增生: 0~"?-
取公英、木香、当归、白芷、薄荷、栀子各三十克,地丁、瓜蒌、黄芪、郁金各十八克,麝香四克,共研细末,每次零点四克填脐三天换药一次,八次一疗程,连用三疗程。 ZP
(九)中医敷脐疗法治疗银屑病: s
取升麻、大枫子、丹参、甘草、水牛角、冰片各九克,葛根三十克,赤芍十克、生地三十克,研末填脐,外贴肤疾宁,廿四小时换药一次,七次一疗程,一般用二至十疗程。
凉血活血汤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9年第2期第32卷 论著
作者:娄卫海 张志礼 邓丙戌 赵云妹
单位:100010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
关键词:银屑病;复方(中药);中药疗法;血栓烷B2;6-酮前列腺素F1α;白细胞介素8 <5J/
【摘 要】 目的 观察中药凉血活血汤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理。方法 运用银屑病皮损程度评分观察和评价了35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了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和血清白介素8的水平。结果 患者病情改善,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和血清白介素8的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白介素8水平尚与银屑病皮损程度评分相关。结论 凉血活血汤是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的一个有效方剂,它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来实现的。 g
Treatment of Acute Psoriasis with Liang Xue Huo Xue Decoction:
A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l
LOU Weihai, ZHANG Zhili, DENG Bingxu, et al. J]qR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Beij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ang Xue Huo Xue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soriasis vulgari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Methods Thirty five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vulgaris had received the decoction for 8 weeks.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disease activity. The levels of plasma Thromboxane B2 (TXB2)、6-ketoprostaglandin F1 alpha (6-K-PGF1α) and serum IL-8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mean PASI values fell and the levels of plasma TXB2、6-K-PGF1α and serum IL-8 decreased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Moreover, the serum level of IL-8 correlated with PASI.Conclusion Liang Xue Huo Xue decoc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soriasis.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its action might be to adjust the levels of plasma TXB2、6-K-PGF1α and serum IL-8.
【Key Words】 Psoriasis Composite(CTD) Pharmacotherapy,
Thromboxane B2 6-Ketoprostaglandin F1 alpha Interleukin-8 :;OyTs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治疗困难,易于复发。我们运用张志礼积多年经验独创的凉血活血汤治疗进行期银屑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并同时进行了实验研究,证实本方对银屑病患者的炎症介质及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J)
治疗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35.80±11.97)岁;病程1个月至27年,其中<1年14例,1~10年9例,>10年12例。对照组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为(33.74±11.64)岁,病程1个月至26年,其中<1年9例,1~10年5例,>10年5例。两组资料的年龄、性别、病程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 f &u1'
二、病例选择标准 *V<]v
临床上符合银屑病的诊断,1个月内有新发皮疹或旧皮疹扩大;常规检查除外其他器质性病变;发病期间未使用其他中西药物。 &:]
三、治疗方法 xfh;Vb
治疗组给予凉血活血汤治疗。中医学认为进行期银屑病多因情志所伤,气机郁滞化火,致心火亢盛,毒热伏于营血;或因饮食失节,过食腥发,脾胃失和,气机失畅,郁久化火,复感外邪致毒热入于血分而起病。因此,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是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的基本原则。方由白茅根、生地、紫草根、茜草根、板蓝根、山豆根、熟大黄、羚羊角粉等药物组成。白茅根、生地、紫草根、茜草根清热凉血;板蓝根、山豆根清热解毒;茜草根、熟大黄凉血活血;羚羊角解毒凉血。诸药合用,共显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功。每日用药1剂,水煎取300mL,分2次早晚服用。对照组给予复方青黛胶囊(陕西榆林制药厂),每日3次,每次4粒。两组疗程均为60d。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皮损均仅外用白凡士林。 R
四、观察指标 MZ:sBG
1.临床观察指标:皮损情况根据银屑病皮损程度(PASI评分)进行评分,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评分减少95%以上为痊愈;减少60%~94%为显效;减少30%~59%为有效;减少< 30%为无效。 y~S
2.实验室观察指标: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及血清白介素8(IL-8)水平,并进行了治疗前后比较。 ^N.}
五、不良反应的评价 n,I%Q
用药期间观察、记录症状和体征;用药前后进行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 s
六、数据处理 9|3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等级相关分析。 IPi)f
结 果 o#y;
一、临床疗效 >3
治疗组痊愈13例(37.1%),显效13例(37.1%),有效7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5例(26.3%),显效6例(31.6%),有效5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检验,虽然从痊愈率、显效率来看,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u=1.22,P >0.05)。 TL-
二、实验室检查 VUR\-
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血浆TXB2、6-K-PGF1α及血清IL-8水平均高于正常人。治疗后,随病情的改善,他们的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但与正常人相比仍存在差异。 DH
表1 银屑病患者(治疗组)与正常人及治疗前后的实验室观察指标比较 a4XIm
组别 TXB2(pg/mL) 6-K-PGFlα(pg/mL) IL-8(pg/mL) oY`j
例数 ±s t值 t′值 例数 ±s t值 t′值 例数 ±s t值 t′值 [#0
正常人 30 195.5±139.5 - - 35 344.4±88.5 - - 5 31.8±3.8 - - |[R/r
银屑病治疗前 23 726.8±361.3 6.68 - 23 896.2±745.2 3.53 - 22 92.3±7.1 15.23 - 5SRu
银屑病治疗后 23 397.5±254.8 3.94 5.36 23 269.6±179.2 2.90 4.20 22 53.9±12.3 5.98 6.41 M6=n/
三、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测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其中2例对照组患者在服用复方青黛胶囊时出现胃部不适,改为每日服用2次后,症状缓解。 {@t]:
讨 论 :Z)+69
TXB2、6-K-PGF1α均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它们的前身血栓素A2(TXA2)和前列腺素I2(PGI2)具有强烈的血管活性。前者使小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而后者作用相反。本研究结果提示,银屑病患者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且二者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银屑病皮损中存在大量IL-8,而非皮损处及正常皮肤则没有或非常少[13]。因此,IL-8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一些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在体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表面IL-8受体的表达及功能[4],这可能是它们发挥作用的机理所在。本研究发现IL-8水平与PASI之间存在着相关性(rs=0.569,P< 0.01)。因此,IL-8可能会成为反映银屑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b5
本文治疗组患者在服用凉血活血汤后,随着病情的改善,疗前升高的血浆TXB2、6-K-PGF1α和血清IL-8水平均有明显降低。说明本方对患者的炎症介质、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rc,i
参考文献 WP`
1 Gillitzer R, Berger R, Mielke V, et al. Upper keratinocytes of psoriatic skin lesions express high levels of NAP-1/IL-8 mRNA in situ. J Invest Dermatol, 1991,97:73-79. _S
2 Sticherling M, Bornscheuer E, Schroder J-M, et al. Localization of neutrophil-activating peptide-1/interleukin-8-immunoreactivity in normal and psoriatic skin. J Invest Dermatol, 1991,96:26-30. EUG-F"
3 Anttila HSI, Reitamo S, Erkko P, et al. Interleukin-8 immunoreactivity in the skin of healthy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palmoplanter pustulosis and psoriasis. J Invest Dermatol, 1992,98:96-101. f7
4 Lemster BH, Carroll PB, Rilo HR, et al. IL-8/IL-8 receptor expression in psoriasis and the response to systemic tacrolimus (FK506) therapy. Clin Exp Immunol, 1995,99:148-1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