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三阴交穴埋线治遗尿

[复制链接]
查看708 | 回复3 | 2015-11-20 23: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儿三阴交穴埋线治遗尿
时间:2015-10-2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侯中伟
    【穴性特点】


    三阴交名出《针灸甲乙经》:“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为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三经之交会穴,故名为“三阴交”。又是回阳九针穴之一。


    三阴交具有补脾胃、助运化、利水湿疏下焦、理肝肾、通气滞、调血室、理精宫、通经络、祛风湿之功。主治动苦两胫腰痛,少腹痛,颠疾(《脉经》),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飱泄(《甲乙》)。小儿中马客忤。而吐不止,心痛腹胀,涩涩然大便不利,梦泄精,劳淋,卯偏大上入腹,脾中痛不得行,足外皮痛,胫痛不得卧(《千金》)。


    现在三阴交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病症如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脘腹肿满,肠鸣泻泄;泌尿系统病症如水肿,小便不利,小便频数,遗尿;生殖系统病症如早泄,遗精,阳萎,阴茎疼痛,月经不调,子宫出血,痛经,带下。


    【操作技法】


    用具为0或4号络制羊肠线1根,浸泡于75%酒精内备用。经消毒的手术剪、止血钳、持针器各1把备用。取三阴交穴位后,常规碘伏消毒,利多卡因穴位上作局部麻醉后,中号皮针穿好羊肠线,持针从穴位进针,沿皮下纵行1厘米穿出皮肤,剪断为宜,而线头不易外露,盖上消毒纱布即可。有复发的2周后再埋为宜。埋线后的1周内每夜叫醒尿2次。


    【诊疗现场】


    小儿遗尿症是小儿常见病之一,西医治疗多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氯酯醒、苯丙胺等,但临床疗效多不理想。中医学将本病责之于肺、脾、肾、肝功能失调,辨证多从肾虚、下寒、肺脾气虚、肝经湿热型论治,临床疗效亦不太理想。笔者以针灸理论为依据,通过穴位埋线结合现代医学衍化改进的方法,既有针灸疗法特定经穴刺激,又有一种异体生物组织在机体逐步被吸收、分解,起到组织疗法的作用。


    如治某患者,男,14岁,学生,自幼遗尿,每周2~3次,经多方求医治疗不佳,经查身体正常,于2001年5月13日,来本院就诊,按上述方法埋线后痊愈,随访再无复发。


(责任编辑:高继明)
cvxdo | 2016-8-7 13: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保住菊花,这个一定得回复!
芬芬富S | 2017-7-2 17: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不能再逃课了。怕什么,我们都逃了好几天了。不行啊。为什么不行?因为我是老师…
dj1qc9zw | 2018-8-31 07: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浮云面前一定要淡定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