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人迎:针刺治疗三叉面痛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人迎:针刺治疗三叉面痛
[复制链接]
862
|
3
|
2015-11-21 00: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人迎:针刺治疗三叉面痛
时间:2015-03-31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作者:侯中伟
【穴性特点】
人迎穴出自《灵枢?本输篇》,又名天五会、五会,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位当结喉旁1.5寸,两侧颈总动脉搏动处。《黄帝内经太素》曰“在二结喉两箱,足阳明脉迎受五脏六腑之气以养于人,故曰人迎”。
此穴具有宽胸定喘、散结清热的作用。
《灵枢?寒热病》认为此穴可以治疗“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针灸甲乙经》认为此穴可治“阳逆霍乱”,《针灸大成》又曰此穴可治“咽喉痈肿,瘰疬”,历代各有论述。
现代主要用此穴治疗高血压、呃逆、中风后遗症、脑供血不足、大动脉炎等疾病,应用非常广泛。笔者结合各专家经验,发现深刺人迎穴治疗三叉神经疼痛有佳效。
【操作技法】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言“禁不可灸,否则入四分,过深不幸杀人”,此为后人应用人迎穴设下了藩蓠。随着人们对穴位解剖结构的了解和针具的不断完善,针刺人迎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针刺该穴位时常选卧位或端坐位,头不必抬高。医者左手食、中、无名指将颈动脉轻轻向外推,在左手中指指甲缘与喉结最高点平齐处进针,直刺0.8~1.2寸。若取两侧人迎穴,应选用卧位,针刺深度可掌握在1寸内,刺激量由弱逐渐增强。得气后施以捻转补泻手法,以颈部出现酸胀感为度,若针感向患侧面部行走则更佳;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再根据辨证配穴,针刺其他穴位。
【诊疗现场】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生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针灸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合多位名医临床经验,笔者发现运用人迎穴深刺治疗此病,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治某患者,女,43岁,1989年4月12日就诊。
患者于1年前,右面部发生闪电样撕裂疼痛,经某大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右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上下颌分布区合并疼痛)。屡有发作,春秋季尤剧。曾用中西药物、针灸、穴位封闭、贴药等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
此次来诊,已发病半月。自诉三叉神经上下颌支分布区撕裂样疼痛1分钟左右,间隔约10分钟,每日数发,昼重夜轻,怕热,溲赤,便干。望患者面容憔悴、皱眉,右侧面颊局部皮肤粗糙,微张口。取人迎穴兼配内庭(双)、天枢(双)、太冲(双),以捻转泻法。经治5次后疼痛基本消失。继针5次,随访2年未复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6-9-2 10: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车无难事,只怕有新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icmv7465
|
2017-7-28 20: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iqjyhSTR
|
2018-9-21 21: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医理探源
尊生保健
古今医案
亮仔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