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巫与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巫与医
[复制链接]
403
|
0
|
2015-11-21 20: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巫与医是同源的,从字型上看,医最初写作“璧”,下面是巫字。最早的时候,巫医是一个具有两重身份的人。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医药,是比一般巫师更专门于医药的人物。从殷墟甲骨文所见,殷周时期的巫医治病,在形式上看是用巫术,造成一种巫术气氛,对患者有安慰、精神支持的心理作用,但真正治疗身体上的病,还是借用药物,或采取技术性治疗。
据《周礼》记载,当时朝廷有在大史之下设“掌医之政令”,并有食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等医学分科,标志着巫、医开始分家,司巫的职能在政权机构中的作用逐渐削弱。从此巫师不再承担治病救人的职责,只是问求鬼神、占卜吉凶。而大夫(医生)也不再求神问鬼,只负责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周代的医学理论思维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尚书.洪苑》中关于水、火、木、金、土五行学说,《周易》中关于阴阳对立双方的概括,是在巫术神学还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产生的具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形成的突破。在西周也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的记载。
甲骨文
,
殷墟
相关帖子
•
目—脏腑精气所注
•
舌—人体健康晴雨表
•
交—天地氤氲化之道
•
鱼类的药用史话
•
《敖氏伤寒金镜录》—世界最早舌诊专著
•
《卫济宝书》最早记载“癌”的医著
•
《秘传眼科龙术论》--现存最早的眼科专著
•
五行学说的形成
•
阴阳学说的形成
•
闲话膏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中药方剂
羡煞卐旁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