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中医称“堂”的来历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称“堂”的来历
[复制链接]
261
|
0
|
2015-11-21 20: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古往今来,我国许多行医者,多把自己的药铺、药店以“堂”相称,以堂为荣,如“天益堂”、“同仁堂”、“济益堂”等。据考证,这“堂”字之称,原是从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那时兴起的。
张仲景,名机,汉末著名医学家,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人。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后拜本郡名医张伯祖为师,酷爱医学、潜心钻研。医术迅速超群,深受平民百姓爱戴。相传汉献帝建安中期,张仲景任长沙太守。那时,当地伤寒流行,百姓死亡者甚多。张仲景为拯救百姓,常常是在公堂上,边断官司边行医,忙里偷闲给穷苦百姓切脉开方,分文不收。他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以“坐堂医生”四个字。
后来,张仲景弃官行医,走街串巷,深入民间为百姓治病,广泛搜集单方、验方草药等,著书立说,为弘扬祖国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后人行医者为纪念和弘扬他的高尚医德,便效仿沿用“坐堂医生”的称呼。
同仁堂
,
南阳市
,
汉献帝
,
河南
,
长沙
相关帖子
•
近代名医--陈慎吾
•
薄雪火绒草
•
白粉蕨
•
中医药这把“钥匙”不能丢(1)
•
中医提醒九类人不能吃辣椒
•
皮肤瘙痒的中医治疗方法(1)
•
艾汤
•
火疗文化简介
•
极功法
•
少林内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亮仔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