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瓦韦

[复制链接]
查看492 | 回复2 | 2015-11-21 22: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拼音名】 āo Wǎ Wéi
    【别名】藏瓦韦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棕鳞瓦韦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scolopendrius(Ham.ex D.Don)Mehra et Bir[L.excavatus Bory var.scolopendrium(Don)Ch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达50cm。根茎横生,密被淡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覆瓦状排列,先端长渐尖,近全缘。叶近生;叶柄长4.5-6cm,禾秆色;叶片纸质,淡绿色,披针形,长20-40cm,宽约2cm,中部最宽,向上渐变狭,先端渐尖,向下部逐渐变狭并下延于叶柄,两面光滑,背面有少数鳞片;中脉隆起,上表面有1深纵沟。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中脉和叶边之间,较近中脉,在中脉两侧各成1行;隔丝圆形,孢子椭圆形,表面具云块状纹饰。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800m的山坡针叶林或阔叶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微甘;微苦;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主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
    【摘录】《中华本草》
泉欣献 | 2017-6-28 15: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他们心情啊~
邵又珏 | 2019-3-6 02: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