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宋金元名医--王好古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宋金元名医--王好古
[复制链接]
411
|
1
|
2015-11-21 22: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张元素强调脏腑辨证,重视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伤虚证的探讨。在张、李二家的影响下,王好古又着重于《伤寒论》方面,而独重由于人体本气不足导致阳气不足的三阴阳虚病证,另成一家之说。著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医垒元戎》、《此事难知》、《斑论萃英》、《伊尹汤液仲景广为大法》等。
王好古论伤寒为病,非常重视内因的作用,认为不论内伤外感,其所以为病,总由人体正气之虚所致。外感寒邪,内伤饮冷或空腹不食,均可导致内伤阴证的发生。但其得病有轻重之不同,预后有可治不可治的区别,全在于人体正气的虚实程度。王氏的这一理论认识,与《内经》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不仅如此,王氏在以上文字中,还说明了出现三阴证的病机,与人体内已伏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从体质角度分析病机,强调体质从化观点,颇有实际意义。王氏论伤寒强调正气之虚为本,李杲论内伤病,亦强调元气不足为根,二者的观点基本一致。可见王氏之学受李杲之学术思想的启迪,是一脉相承的。
他依据个人经验,认为内伤三阴之证的治疗,厥阴之阴盛阳衰,治疗当以当归四逆汤,该方适用于“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少阴之阴盛阳衰,治疗当以通脉四逆汤,该方适用于“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太阴之阴盛阳衰,治疗当以理中汤,该方适用于“脉浮沉不一,缓而迟者”。王好古重视伤寒三阴证的研究,提出了“阳证易辨而易治,阴则难辨而难治”的认识,从一个侧面补充了前人研究《伤寒论》的不足,也是王氏将李杲的温补思想在《伤寒论》中灵活的运用,颇有独到之处。
王好古临床用药主张温养脾肾。其用返阴丹(硫黄、太阴玄精石、硝石、附子、干姜、桂心)以治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逆冷。用霹雳散(附子一枚,细末)治阴盛格阳,烦躁不饮水。用四阳丹(硫黄、木香、荜澄茄、附子、干姜、干竭、吴萸)治阴毒伤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肠气胀,脉沉细。用正阳散(附子、皂荚、干姜、甘草、麝香)治阴毒伤寒,面青,张口气出,心下硬,身不热,只额上出汗,烦躁不止,舌黑多睡,四肢俱冷。用火焰散(舶上硫黄、附子、新蜡茶)治伤寒恶候。用白术散(川乌、桔梗、附子、白术、细辛,干姜)治阴毒伤寒,心间烦躁,四肢逆冷。用肉桂散(肉桂、赤芍、陈皮、前胡、附子、当归、白术、吴萸、木香、厚朴、良姜、人参)治疗伤寒服凉药过度,心腹胀满,四肢逆冷,昏睡不识人,变为阴毒恶证。以上诸方药中,返阴丹、回阳丹、火焰散、霹雳散、正阳散等均用附子为主要药物。若白术散、肉桂散之类,又多附子、白术并用,脾肾兼顾。
河北省
,
伤寒论
,
影响
,
元素
,
赵县
相关帖子
•
腋下淋巴瘤症状是什么 中医有什么治疗偏方
•
早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做骨刺会查不出来吗
•
治疗甲亢的药会杀死白细胞吗 白细胞低会得白血病吗
•
b细胞淋巴瘤存活期怎么样 基因会影响b细胞淋巴瘤的存活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眼眶淋巴瘤有哪种 是怎么样的
•
淋巴瘤晚期还能活多久 治疗方法有哪些
•
胸骨压痛和白细胞高得白血病的机会是不是很高
•
小儿白血球高就是白血病吗 怎样判断白血病
•
恶性淋巴瘤症状有哪些 如何预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昉中满城
|
2017-7-6 11: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死我也不说,你们还没使美人计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中医内科
肝病治疗中心
青橄榄网络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