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近代名医--金书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近代名医--金书田
[复制链接]
448
|
1
|
2015-11-21 22: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生平著作
金书田,字耆康,男,满族,北京市人。生于1884年,卒于1971年。金书田为清皇族爱新觉罗后裔,幼年家道中落,于北京幼师学堂毕业后,移居后海广化寺中深研歧黄,施诊济世。1928年,任北平国医馆医学股主任,1930年任北平国医学院董事兼内科讲师。建国后,历任北京市卫生局、北京中医学会及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顾问,并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
学术思想
金书田学贯古今,擅治温病,并善于结合时势、地域及气候特点进行诊治。如对于麻疹等传染病的辨证论治,既不概施辛温之剂,也不过用寒凉之品,而以辛凉解表之药并辅用活血滋阴之品而常获捷效。他认为麻疹是儿科常见的传染病,其发病是由肺胃蕴热、感受时邪所致。肺主皮毛,胃主肌肉,故肺胃蕴热而感时邪,则周身发疹而色赤。脉象以浮数紧者为顺,沉弱微细为逆。麻疹宜见阳脉,勿见阴脉,小儿患此手纹必紫。
临床经验
金氏治疗此病以辛凉解表为主,佐用清热活血滋阴之品。解表如豆豉、苦梗、薄荷、荆芥穗、菊花、桑叶、牛蒡子、鲜芦根、葛根、芫荽等;清热如金银花、生栀子、条芩、瓜蒌、鲜竹茹、鲜竹叶、知母、连翘、天花粉、生石膏等(在疹出三四日内、烦躁不止者,可加生石膏三四钱,但不可重用,否则疹必遏伏);活血如板兰根、牡丹皮、鲜茅根、紫草、赤芍等;滋阴如大生地、麦冬、玄参、沙参等。对于麻疹治疗,认为不忌作泄,泄则火有出路,切不可补。但若泄不止者,恐麻疹内陷,故加少量粉葛根用以升提,则泄可止。麻疹治疗,切不可用辛温药物,恐其燥烈伤阴,以火济火,又不可恣用苦寒,恐寒凉遏伏,疹不得出。麻疹忌食火热之物,亦不可过食寒凉,忌食荤腥,恐妨消化且生痰助热。切忌受风,受风则回紧。不可入浴,恐汗出多,有伤津液。
古人曾说“痘宜温,疹宜凉”,言治疹不应用热药。但治麻疹,若专用辛凉解表,不加滋阴之品,疹虽出,倾刻之间,汗出不止,而疹随没,病人即可出现危象。此外,认为麻疹无碍于咳嗽,咳嗽能振动脉络,使疹易出。如麻疹兼喉痛者,不可专顾喉痛,而忽略治疹,盖疹透喉自松。如遇麻疹逗留不透出者,可用小红萝卜缨(即鲜叶)同大麻子和捣之,以手蘸之,摩擦患者周身,则疹立出。
后世影响
金书田与肖龙友、杨浩如、张菊人、左季云、汪逢春、韩一斋、刘松云等于上世纪30年代创立北平国医学院,培养了大批高级中医人才。其传人邵道斋、索延昌、谢海洲均为国内知名中医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褚怡宝
|
2017-7-27 19: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挑熟女,裙子好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肝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中医内科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