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近代名医--王石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近代名医--王石清
[复制链接]
336
|
1
|
2015-11-21 22: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生平简介
王石清,男,北京市人,生于1884年,卒于l945年。早年在清河师范学院任教,业余学习中医。数年后学有所得,初悬壶于清河镇,后迁至城内地安门外桥北路西,慕名求医者盈门。临证胆大心细,效果甚佳。
医德事迹
王石清医道专长内科,当时伤寒、天花、霍乱、肺炎、猩红热、白喉、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流行猖獗。王石清不顾个人安危,每遇是症,投药多效。他活学活用,大胆尝试,对时医经治不效或不敢救治的患者,每能收到良好疗效。
曾治富某,年四十许,初患感冒,经某医予以银翘散加生地,元参甘寒滋腻之剂,并用牛黄清心丸,遂致呕吐下利。继经某医予以下剂,转致吐泻频作而无脉,四肢厥逆。经某医院抢救,注强心剂五次之多,脉仍不起(血压下降,时有时无),告以病危。于夜间请王石清急诊。及至某医院,见数家名医云集于室,都说:舌苔黑起芒刺,系属热深厥深之候。王石清细诊,证见恶寒踡卧,四肢厥逆,频频下利,面色惨白,目不欲张,呼之则精神略振,须臾又恍惚不清,舌苔色黑而起芒刺,但润泽而软,脉象沉细如无。诊毕断言:此症乃少阴伤寒,应投辛热以回阳,众医哗然。而他则认为此证系伤寒少阴,水寒血败,乃真火几灭之证。《伤寒论》云:“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此证虽属不治,尚未至汗出息高,用大剂四逆汤加人参,可挽救于万一。盖少阴一证,阳回则生,寒极则死。与其坐视其死,不如竭力救治,以冀一生。患者毅然以性命担保,出院治疗。处方:野山参一两,生附子八钱,生干姜四钱,炙甘草三钱。服药一剂,脉渐出,肢渐温,再服而痊。
又治一女,年四岁,于1933年阴历三月患喉痧(猩红热)。初延医服药不效,求诊时病已五日。诊其脉浮滑,舌苔色白厚如堆粉,关纹隐赤直透命关,证见壮热无汗,天吊喘促,咽喉肿烂,颐项肿硬如石,肤红隐隐有疹点,颊红,环口鼻颜色苍白。细审前服之药,只顾其喉,未发其痧,故有此现象。就说:“喉痧一病,得汗则生”。其父惊问:“前数位名医俱云,喉痧如此沉重,万不可发表。犀角、羚羊角已服若干,此时喉已肿烂,滴水难入,岂可发汗?”王石清则答,喉症固宜忌表,喉痧则不然。治喉痧当先透其痧,痧透则喉症自愈。如不积极透表,热邪不得透达而出,风动痉厥时就难治了。王石清遂拟麻杏石甘汤加减。生石膏四钱,麻黄绒三分,炒杏仁钱半,粉甘草五分,牛蒡子八分,青连翘二钱,荆芥穗五分,活芦根三钱。于服后次日复诊,其父笑迎于门,谓所开之方,仅耗铜元十八枚,患儿服药后约20分钟,周身见汗,疹已随汗而出,喘促立止,安睡三四小时,醒后索水索食,竟食薄粥一碗。诊其脉象滑数,身有和汗,痧疹密布,咽喉肿烂渐消。惟两颊颈项肿势未减。乃本前方去芥穗、芦根,加金银花三钱、板兰根三钱治之。迨第三次往诊,颈项肿势渐消,痧疹已透,舌苔脱落,舌色红润,舌尖起小粒状,脉已滑缓。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之,最后予以养阴和胃肃肺而痊。
后世影响
其弟子李鸿祥为北京知名中医专家。
北京市
,
师范学院
,
肺结核
,
猩红热
,
传染性
相关帖子
•
白血病传染么 患者日常保健有哪些要点
•
白血病患者为什么戴口罩 如何治疗
•
白血病的病因有哪些 具体有什么
•
新装修的房子会使人得白血病吗
•
白血病传不传染呢 食疗方法有哪些
•
住新装修的房子会诱发白血病吗
•
淋巴瘤会传染吗 治疗措施有哪些
•
白血病人能吃海鲜吗 如何治疗
•
白血病怎样确诊 如何饮食保健
•
腹股沟淋巴瘤肿大怎么治 有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illumouth
|
2017-8-1 22: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的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中医内科
肝病治疗中心
莎拉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