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近代名医--陈邦贤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近代名医--陈邦贤
[复制链接]
439
|
1
|
2015-11-21 23: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生平简介
陈邦贤,字冶愚、也愚,晚号红杏老人,男,江苏省镇江市人,生于1889年,卒于1976年。少时学医,师从江苏丹徒名医李冠仙。自1910年开始,陈邦贤得到丁福保的帮助和教导。1939年至1943年,任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编辑,中医教育专门委员会专任委员兼秘书。1944~1949年,调至国立编译馆任自然组编审,1945~1952年兼任国立江苏医学院(今南京医学院)医学史教授。1954年奉调至京从事中国医学史研究工作。1955年,转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即今日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任副主任。著有《中国医学史》等。
生平著作
陈邦贤,字冶愚、也愚,晚号红杏老人,男,江苏省镇江市人,生于1889年,卒于1976年。少时学医,师从江苏丹徒名医李冠仙。1907年,赴江苏省简易师范学习,毕业后开始接触、学习西医知识。自1910年开始,陈邦贤得到丁福保的帮助和教导。1934年任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卫生教育科中医特别训练班医学史与疾病史教授。1939年至1943年,任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编辑,中医教育专门委员会专任委员兼秘书。1944~1949年,调至国立编译馆任自然组编审,1945~1952年兼任国立江苏医学院(今南京医学院)医学史教授。1954年奉调至京,在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国医药研究所医史研究室从事中国医学史研究工作。1955年,转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即今日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任副主任。著有《中国医学史》、《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十三经医学史料汇编》、《中外医事年表》、《医学史纲要》、《中国医学人名志》等。
学术思想
陈邦贤一生致力于医史学研究。1945年,他提出了医史学这一概念。作为中国医学通史研究的开拓者,他不仅开拓了中国医学通史的研究,而且提出了发展中国医学史的努力方向。他的研究涉及到医史科研的各个领域,如医史研究的方法、意义、价值,医药学的起源,医学史的分期,中医学术的发展及其变迁的理由,以及关于医学史及医史学的定义和任务等。他主张创建医史研究会,呼吁建立医史研究机构和在医学院校设立医史教学等,在中国医史学的研究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其影响是非常广泛而深远的,他的学术地位早在40年代即为医学界所承认。
后世影响
陈邦贤是在国际科学史、医学史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对陈邦贤的医史研究给予相当高的评价。他每次访问中国,都要专程拜访陈邦贤,交流医史研究情况。陈邦贤所著《中国医学史》经过多次修订,现已广泛地流传于国内外。
医学院
,
医学史
,
中国
,
南京
,
江苏
相关帖子
•
是谁害孩子得白血病 病因分类有什么
•
恶性淋巴瘤传染吗 恶性淋巴癌怎么治疗
•
白血病的存活几率是多少 应如何治疗
•
宝宝白血病原因有哪些 怎样治疗
•
恶性淋巴瘤晚期传染吗 患者还有救吗
•
淋巴瘤颈部传染吗 怎么治疗呢
•
淋巴瘤的中医疗法是怎么样的 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淋巴瘤之家网站是什么 有什么内容
•
非霍奇金淋巴瘤能好吗
•
血癌是不是常说的白血病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dj1qc9zw
|
2017-8-10 02: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内科
肝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聆听你的声音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