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血的循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血的循行
[复制链接]
380
|
1
|
2015-11-21 23: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循环不已,流布全身,发挥其营养全身的生理作用,取决于多个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同时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血液运行与脏腑的关系
血液的正常运行,主要与心、肺、肝、脾等脏的功能密切相关。
1.心
心主血脉,心与脉连接的闭环通路是血液循行的通道,心气的推动、心阳的温煦、心血的充足是保证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其中心气的推动是其根本动力。若心气充沛,推动血行有力,则血液运行正常;反之,心气不足,推动无力,则会出现血行缓慢甚或瘀阻的病理变化。因此,心在血液的循行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2.肺
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推动血行,其对血液运行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肺主一身之气,参与宗气的生成,宗气贯心脉而行气血,能促进血液的运行;二是肺主宣发肃降,调节全身气机,随着气的升降运动推动血液运行到全身。另外,肺司呼吸,呼浊吸清,主宰着血液中清浊之气的交换,影响着血液之清浊,进而也影响血液的运行。
3.肝
肝对血液运行的影响,是通过主疏泄和主藏血两方面来实现的。首先,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气机的调畅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其次,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可以根据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及时调节各部位循环血量,以维持血液循环及血流量的均衡;另外,肝藏血的功能还可防止血液逸出脉外,而避免出血的发生,以维持正常的血行。
4.脾
脾主统血,脾气能够约束血液在脉管内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如清.沈明宗《金匮要略注》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对血的统摄,主要通过脾运化之水谷精微不断化生气来实现。故脾气健运,气足血旺,则能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若脾气虚弱,统血无力,血溢脉外,可致各种出血。另外,肾精所化的元气不但能派生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还有激发和推动作用。所以,心、肺、肝等脏对血液运行的推动,亦赖元气的激发。因此,年迈肾虚,元气不足时,诸脏腑功能减退,推动血行功能乏力,也会形成血行瘀阻的病理变化。
(二)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与固摄,并与血液本身的质量有关。因此,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无非气、脉管和血的质量等。
1.气
血属阴而主静,血的运行一方面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又依赖于气的固摄作用。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维持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气对血的作用又是通过脏腑之气的生理活动实现的。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而脾气的统摄和肝的藏血则是固摄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脏腑之气对血的推动和固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既能推动血液的运行,防止血液运行不畅;又可固摄血液,防止血液无故流失。另外,“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因此,气的温煦作用对于血液的寒温适度和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若阳气不足,温煦失司,则血脉寒凝,血行不畅;反之,气有余便是火,火热入血,则迫血妄行,导致出血。
2.脉
血行脉中,脉为“血府”,有约束血液运行的作用,如《灵枢.决气》称脉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的功能。因此,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也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芬芬富S
|
2017-8-30 03: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明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中医内科
肝病治疗中心
岳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