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饭树

[复制链接]
查看755 | 回复2 | 2015-11-21 23: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饭树--《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Bái Fàn Shù
    【别名】鱼眼木、鹊饭树
    【来源】大戟科白饭树属植物白饭树Fluggea virosa (Roxb. ex Willd.)Baill.[F. microcarpa Bl.],以全株入药。随用随采,多鲜用。
    【性味】苦、微涩,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止血。外用治湿疹,脓疱疮,过敏性皮炎,疮疖,烧烫伤。
    【用法用量】鲜品适量煎水洗,或用叶晒干研粉,茶油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饭树叶--《辞典》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 Bái Fàn Shù Yè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饭树的枝叶。
    【原形态】
    白饭树(《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金柑藤,鱼骨菜,白鱼眼、鱼眼木、白火炭、白泡果。
    落叶灌木,高1~3米。茎红褐色,老枝具粗短刺。叶互生,矩圆状倒卵形至椭圆形,长1.5~5厘米,宽1.2~2.2厘米,纸质,先端稍钝形,有小突尖,全缘,叶基广楔形,上面绿色.下面浅绿带苍白色;叶柄长3~5毫米;托叶2片,长1.5~2毫米。花细小,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多朵簇生于叶腋;萼片5,宿存,直径约2毫米,无花瓣;雄花雄蕊5,露出萼外而与花盘的小腺体互生,花丝浅黄色,花药圆形;雌花花盘环状,子房3室,花柱3,很短,柱头2裂。果实球形,肉质,成熟时白色,径3~4毫米。种子细小,扁圆形,浅黄色。花朋6~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溪旁、路边、灌木丛中。分布广西、湖南,贵州,广东、台湾等地。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苦微涩,性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解毒,杀虫。治风湿关节痛,头疮、脓疱疮、湿疹。
    ①《生草药性备要》:"杀螆拔脓。治黄脓白泡疮,倘铁钉入肉不出,宜捶烂敷伤口。"
    ②《本草求原》:"洗烂头疮。"
    ③《广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痛,拔脓敛疮。治关节风湿痛,湿疹,脓疱疮,疮疖溃烂痒痛。"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摘录】《辞典》
qjwzt | 2017-9-23 00: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的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穿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ustr2971 | 2019-5-25 02: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值得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