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六腑--胆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六腑--胆
[复制链接]
465
|
1
|
2015-11-21 23: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其形如囊,故又称胆囊。胆的经脉为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贮藏和排泄胆汁,并舍神主决断。因其所藏胆汁为清纯、清净的精微物质,故又称胆为“中精之腑”(《灵枢.本输》)、“中清之腑”(《千金要方》)。《内经》对胆的功能已有了较完备的记述,《难经.四十二难》说:“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后世医家在《内经》和《难经》的基础上,又有所补充发挥。
1.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汁来源于肝,由肝之精气所化生,如《脉经》所说:“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汁生成后贮藏于胆,经浓缩再由胆排泄于小肠,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是脾胃运化功能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胆汁的生成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的控制和调节,是肝的疏泄功能的具体体现之一。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的分泌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健旺。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胆汁的分泌排泄受阻,则会影响脾胃的受纳腐熟和运化功能,而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症状;若湿热蕴结肝胆,使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发为黄疸,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等症状;若湿热浊邪滞留胆系,久经煎熬,尚可形成砂石,阻闭气机,则出现右胁胀痛或痛引肩背不适,甚或局部剧烈绞痛;若胆气上逆,则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症状。
2.主决断
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惊卒恐等)的不良影响,维持和调节气血正常运行,确保脏腑之间关系协调,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胆气壮盛之人,勇于决断,外界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较小,而且恢复也较快;胆气虚怯之人,优柔寡断,百虑不决,在受到不良精神刺激的影响时,则易于出现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异常的病变。胆主决断的功能与肝主谋虑的功能息息相关。谋虑是思维筹划,比较鉴别,分析推理的过程;决断则是对上述思维过程出现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最后抉择。肝胆互为表里关系,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决断来自谋虑,谋虑后必然决断,使决断中正不偏,恰到好处。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在藏象学说中,胆具有二重性,既属于六腑,又属奇恒之腑。因为胆在形态上中空有腔,排泄胆汁协助饮食物消化,并与肝经脉相互络属而有表里关系,形态特征与六腑相同,故属六腑之一。另一方面,胆贮藏的胆汁为精气所化,为中精之府,藏精舍神主决断,参与精神活动,功能与五脏相同,不直接传化饮食物,功能均异于六腑,故又为奇恒之腑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cfnct
|
2017-9-25 10: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妈常说,我们家要是没有电话就不会这么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中医内科
肝病治疗中心
語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