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名著中的中医药系列之《三国演义》(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名著中的中医药系列之《三国演义》(2)
[复制链接]
1198
|
4
|
2003-12-17 21: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二、内科:量小猜疑势难医
在战乱年代,寻常百姓一般容易得的是脾胃病,因为衣食无着,饥一顿饱一顿,容易损伤脾胃。因此,李杲在被围城半年之后创立了“脾胃学说”,就是因为他看到被围之后百姓因为饥饿而损伤脾胃,围解之后又因为暴饮暴食导致脾胃损伤,从而使东垣老人成为“补土派”一代宗师。但是,做为统治阶级,无论是低层的士大夫阶层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子,则比较容易得的是情志病,一方面由于他们衣食无忧,另一方面,国家、民族和个人的荣辱都是考虑的范围,因此,过喜伤心,过悲伤肺,暴怒伤肝,都是情志致病的重要原因。在《三国演义》中,有大量由于过悲过怒而致病的病案。在第13回中,杨彪和朱儁由于李傕劫天子,郭汜劫公卿“‘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之间耳。’相抱而哭,昏厥于地。”甚至于,“归家成病而死”。当然,这只是《三国演义》中情志过激而导致疾病的一个序曲,只是铺垫,真正的高潮在于诸葛亮三气周瑜,终究送了周郎的性命。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文人墨客怀念赤壁的千古绝唱:“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但是,直面残酷的战争,毕竟没有文人墨客的浪漫主义,面对着十倍于己方的曹军,就算是久经沙场的周公瑾也未必有词中 的轻松。他需要面对的是战与降的选择,是江东父老的命运何去何从,所以潇洒倜傥的周都督的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当然,周瑜毕竟是周瑜,在这么纷繁负责的情况下,他依然可以让蒋干中计,依然可以让黄盖诈降,依然可以让庞统献计连环船,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但是,偏偏多了一个诸葛亮,他处处识破周瑜的计谋,让周瑜又惊又气。毕竟,在兵不厌诈的战场上,有个人永远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对于自己来说是个天大的威胁,更何况,少年得志,心高气傲的周瑜怎能容他人酣睡于自己卧榻之旁。但是大敌当前,周都督怎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迫害刘备的使者诸葛亮而破坏孙刘联盟,因此,只能三番五次耍小性子,让孔明打赌、造箭、立军令状,大有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势头。这是周瑜的病根――心胸狭窄的他对于诸葛亮的嫉妒是其情志郁结的病根。
一场场的凶险都在诸葛亮的机智下化解了,赤壁之战的前夜,周瑜得意洋洋地到江边巡视,周瑜见风折曹操大旗,而定下火攻曹营的大计,但“火”需要“风”,而且,必须是“东南风”才能烧到北岸。当时正值隆冬,哪里来的东南风?!周瑜开始未料及这点,当大风刮旗拂面时才突然意识到,但为时已晚,破曹之战已箭在弦上,而隆冬时节盼东南风等于守株待兔。周瑜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才急得“昏倒在地,口吐鲜血”。这个关节,众人皆昏昏然,而只有诸葛亮昭昭然。于是,诸葛亮给了周瑜十六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治好了周瑜的心病,所以才有后来的“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使区区八万之众打败了曹操八十万大军,但是也引起了周瑜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周瑜对诸葛亮的嫉恨有增无减,“谈笑风生”的诸葛亮当然不会对于自己的危机置之不理,所以,也就有了后来的“三气周瑜”,一气周瑜,夺了南郡取荆州,让周瑜金疮迸裂,二气周瑜,将计就计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金疮难愈了,最后,诸葛亮借识破周瑜假途灭虢之计,三气周瑜,最终让周瑜在大叫:“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愤中恨恨而亡。一代名将却最终死于嫉恨,死于自己的心胸狭窄。从西医学来讲,周瑜的死可能是由于伤口的反复迸裂导致的反复感染,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无所谓的抗感染处理,所以,出现了败血症,应该是周瑜重要的死因。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周瑜的死是真正的“气死”,就是典型的肝气郁结导致的气血逆乱最终导致了血液妄行吐血而死。这也给了世人很好的警世,同时也属中医调神养生的内容,就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做人何必计较于一时的得失呢,对别人宽厚一些,对自己也宽厚些,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高质量的生活。
在《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个人也是由于情志病而病死,而且病得“遗臭万年”,因为他杀了神医华佗,他就是魏王曹操。曹操是奸雄,不管是史书还是小说,人们都是这样认为。他挾天子以令诸侯,残暴多疑,“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杀人无数。终究是恶人有恶报,亏心事做多了,终究会心虚的。而曹操本身就有头痛之病,第二十二回中,袁绍令书记陈琳写征伐曹操的檄文,并于各处关津隘口张挂。檄文传至许都,当时曹操方患头风,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文传进,曹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又第二十三回中,建安五年太医吉平对国舅董承说:"操贼常患头风,痛入骨髓;方一举发,便召某医治……",这头痛祖国医学认为"头风"是指头痛经久不愈,时发时止,甚至一触即发的病症。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七情不调(即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是诱发头风的重要原因。古代医学著作《证治准绳》指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也。"在东吴将关公的尸首送到洛阳以嫁祸曹操之后,曹操将关公厚葬,但是,“每夜合眼,便见关公,操甚惊惧”,甚至不敢在旧行宫住下去,于是决定另建新殿。这是曹操的头痛病发的诱因之一,是情志过激所致,从中医角度讲,恐伤肾,过度惊恐伤及肾脏,“肾为先天之本”,肾为恐所伤则引发百病,也为他后来的剧烈头痛种下病根。从西医角度讲,严重的失眠和惊恐导致出现了神经官能症,从他的暴戾和喜怒无常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神经精神系统开始出现问题了,对于一个六十六岁又工于心计的老人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问题。就算是单纯的失眠和惊恐,对于人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打击,所以为了求得安宁,避免行宫旧殿的"妖魔"纠缠,决定砍大树造新宫殿。谁知当曹操佩剑亲自砍伐一棵长了百年的老梨树时,竟然被树中的"血”溅了一身。曹操大惊。当晚便睡卧不安,梦见"梨树神"用剑来砍他,曹操吓得大叫而醒。惊醒之后,立即感到头脑疼痛不可忍。急传旨遍求良医治疗,不能痊可,后又请华佗诊脉视病,华佗说:"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可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多疑而心狠的曹操以为华佗害他,使华佗死于狱中。一代神医就这样被杀害了,华佗的经验曾写成一本书托给狱卒带出监狱,也就是后来世间所传说的《中藏经》,以自己的经验来救人,但是没想到被狱卒的老婆当柴火烧了,原因很简单,免得像华佗那样有牢狱之灾。华佗被杀,后曹操又遇几次惊骇,幻见被他惨杀的马腾父子、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伏完、董承等二十余人,浑身血污,前来索命。曹操病势加剧,更觉头目昏眩。次日,又觉气冲上焦,目不见物,不多时便气绝而死,寿年六十六岁。从《三国演义》中我们无法知道曹操是否有高血压等病史,但是,从症状和病程看,曹操的头痛的病史并不短,从建安五年,陈琳檄文治好曹操的头痛开始,至少有20年的病史。曹操的20多年的平时头痛大概应属于血管性头痛。这20年中,曹操南征北战,用尽心机,耗尽心血,在老年的时候,由于有严重的情志刺激,出现情绪极大波动,所以出现脑血管意外是不奇怪。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四大经典之一,虽然不是正史,但是却也尊重历史。因此,作为一本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中医中药的份量虽然相对较少,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得到不少的启示。中医外科在华佗时代的辉煌,不仅可以刮骨疗毒而且可以开颅取涎,让我们的外科领先世界1000年。小说中的情志病虽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心胸的狭窄或七情太过不仅让人不开心,而且对于身体的危害也不小,对于在现在环境压力下工作生活的人们,应该有一点启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lhyyhl
|
2003-12-19 17: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著中的中医药系列之《三国演义》(2)
难得 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天涯娘子
|
2003-12-19 18: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著中的中医药系列之《三国演义》(2)
思什么,恳请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客入
|
2003-12-30 13: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著中的中医药系列之《三国演义》(2)
三国,我院行政的必修课!^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天涯娘子
|
2003-12-30 19: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著中的中医药系列之《三国演义》(2)
不同的就是,我写得出来,你写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妇科
针道天下
天涯娘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