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肺气肿的验方秘方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偏方]
肺气肿的验方秘方
[复制链接]
500
|
0
|
2015-11-25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通治方]
金梦贤:四子克喘场,经多年验证,疗效满意。
麻黄10克 杏仁10克 石膏30克 甘草8克 苏子10克 白芥子6克 莱菔子10克 干姜10克 细辛10克 五味子6克 川贝10克 米壳6克
分量可根据季节、年龄、体质而定。此方药味一般情况下不随意变动,如麻黄,只有在血压过高或心房纤颤或服后不能入睡者,可以酌情减量或易以香薷;另如干姜,非在阳气过盛、热炽伤津症状明显者,不宜轻动。细辛的用量较大,但临床实践中不但无副作用,而且效果良好,少用则疗效差,万勿以“细辛不过钱”以讹传讹,而随意减量。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咳喘专辑》
段英廉:保肺汤,治肺气肿之浮肿,心悸,短气不得卧。
党参20克 杏仁10克 黄芪20克 半夏10克 甘草10克 白芍8克 葶苈子8克 干姜10克 知母20克 桂枝10克 公英10克 远志10克 黄芩10克 五味子10克 大生地片35克 公丁香l0克 大枣18枚(劈碎)水煎服。
--《吉林省名老中医经验选编》
虞持:祖传方,治远年喘急。
桑木内蠹虫粪(炒)90克 莱菔子(炒)45克 杏仁(不去皮尖,炒)45克 甘草(生)60克
共为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淡姜汤送下。
--《医学正传》卷二
[辨证方]
1、寒 证
张仲景:小青龙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
麻黄9克(去节) 芍药9克 五味子9克 干姜9克 甘草9克(炙) 细辛9克 桂枝g克(去皮) 半夏9克(洗)
上8味,以水500毫升,先煮麻黄,减l00毫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150毫升,去滓,温服50毫升。
--《金匮要略》卷中
田从豁:哮喘、支气管炎是一种多发病,但长期以来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欲取远期疗效尤为不易。曾用贴敷疗法对数千例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在古方基础上几易其药和穴位。研制成了“冬病夏治消喘膏”,取得了稳定的疗效,尤其是远期疗效较好,有预防复发的根治作用。
炙白芥子 玄胡各2l克 甘遂 细辛各12克
上药共研细末,为一人一年用量。每年夏季三伏天使用。每次用三分之一药面,加生姜汁调成稠膏状(每次用鲜生姜60克,洗净浸泡后捣碎,挤出姜汁)分别摊在6块直径5厘米的细纸或塑料布上,贴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6个穴位上,然后用橡皮膏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果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取下;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干燥后再揭下。每隔10天贴1次,即初伏、二伏、三伏各1次,共贴3次。无论缓解期病人或有现症的病人均可应用,一般连续贴治3年。本法对身冷背寒,经常吐白稀痰等阳虚偏寒的效果较好;若怕热,经常吐黄粘痰等热象明显者效果较差。若肺部感染有发热,合并支气管扩张,经常咯血的病人,不宜贴治。一般晴天中午前后贴治为佳,阴雨天贴治效果较差。贴药未取下前,不宜活动太多,以免药物移动脱落。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咳喘专辑》
2、热 证
姜春华:余临床观察发现,有一方对热喘颇为适宜。
百部9克 开金锁15克 全瓜萎15克 马勃3克 南天竺6克 天浆壳3只 五味子9克
水煎服。另炒地龙粉9克,用糯米管装服,每次3克,日服2次。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咳喘专辑》
肺气肿
,
五味子
,
白芥子
,
莱菔子
,
石膏
相关帖子
•
支气管哮喘食疗小验方
•
验方助睡眠
•
便秘炒莱菔子验方
•
中医养生让慢阻肺患者自由呼吸
•
中暑验方9则
•
肺气肿的拔罐疗法
•
脂肪泻验方
•
“三子养亲汤”治顽固性咳嗽
•
淋巴瘤复发了中医如何治疗 患者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心之水选择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