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中医推拿疗法

[复制链接]
查看839 | 回复3 | 2015-11-25 20: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儿发热是由于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体温异常升高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上许多急性传染病初起往往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应予注意,以防延误救治。
    病因病机
    1. 感受外邪
    多发生于气候突然变化,冷热失常的冬春两季。
    风寒、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客于肺卫→表卫调节失调→卫阳闭郁→发热
    2. 阴虚内热
    素体阴虚,久病热病伤阴,久泻久吐伤津,过食温燥之品→阴津亏损→阴不制火→发热
    3. 肺胃实热
    外感日久不愈,乳食停滞过久→肺胃壅实→郁而化热→发热
    临床表现
    1. 外感风寒型
    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清稀痰,头痛,咽喉痒,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而鲜红。
    2. 外感风热型
    发热重,微恶寒,有汗,头痛,鼻塞,流黄涕,喷嚏,咳嗽,黄稠痰,咽喉红肿疼痛,口干而渴,舌红薄黄苔,脉浮数,指纹浮而紫红。
    3. 阴虚内热型
    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热,骨蒸颧红,心烦盗汗,失眠多梦,形体消瘦,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尿少而黄,舌红而干,无苔或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数,指纹淡紫。
    4. 肺胃实热型
    高热面赤,唇红气促,不思饮食,便秘烦躁,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指纹深紫。
    治疗
    1. 治疗原则:祛邪解表,调理脏腑,清热泻火。
    2. 手法处方:调脾经,平肝经,清肺经,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推天柱骨,摩腹,推涌泉。
    3. 方义:清肺经,推天柱骨,清天河水——宣肺祛邪,清热泻火。平肝经——疏肝解郁,清热泻火。调脾经,运内八卦,摩腹——调中理气,养血生津,上助肺津,下助肾阴。推涌泉——引热下行。
    4. 加减治疗
    ⑴外感风寒型: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以祛风散寒,发汗解表,三关穴是散寒之要穴;二扇门是发汗之要穴;风池穴是祛风之要穴,三穴相配,祛风散寒发汗功效较佳。
    ⑵外感风热型:加治外感常用四大手法,揉大椎以清热解表。
    ⑶阴虚内热型:加揉二人上马,水底捞明月,按揉三里以滋阴清热。
    ⑷肺胃实热型:加清大肠,退六腑,推脊柱以清泻实热。
txjyl1952 | 2016-10-26 10: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巨龙巨龙你插两眼,永永远远地插两眼…
淘我乐khv | 2017-9-25 12: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东东啊
icmv7465 | 2018-11-6 00: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