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十六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偏方]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十六
[复制链接]
413
|
0
|
2015-11-26 11: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白花蛇
其他名称:褰鼻蛇 蕲蛇 小白花蛇 金钱蕲蛇 金钱蛇
主要成分:蛇毒中含有凝血酶样物质、酯酶及3种抗凝血物质。毒液中尚含胆碱酯酶、蛋白酶、ATP酶、5-核苷酸酶、磷酸二酯酶、磷脂酶A及透明质酸酶等酶,但与毒性没有联系。 主含蛋白质、脂肪及鸟嘌呤核甙(guanoside)。头部毒腺中含有强烈的神经毒素,并含溶血成分及血球凝聚成分,肌肉中含精胺、蛇肉碱、δ-羟基赖氨酸、硬脂酸、棕榈酸、胆甾醇等。肾的中性脂舫为甘油三酸脂。
性状:圆盘状,盘径3~6cm,蛇体直径0.2~0.4cm,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口内。背部黯然或灰黑色,微有光泽,有48个以上宽均1~2鳞的白色环纹,黑白相间,并有1条显著突起的脊棱。脊棱鳞片较大,呈六角形;背鳞细密,通身1.5行;腹部黄白色鳞片稍大;尾部鳞片单行。气微腥,味微咸。
功能主治:治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癞,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1.祛风通络:主治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及麻风,疥癣等证。2.定惊搐:适用于小儿惊风,破伤风等证。
用法及用量:蕲蛇入汤剂3~10g,研末服1~1.5g;金钱白花蛇大多研末服,每次0.5~1g,亦可浸酒。 内服:煎汤,0.8~1.5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白僵蚕
其他名称:姜虫 僵虫 白僵虫
主要成分:含脂肪及蛋白质,据报告此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作用。
性状: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长2~5cm,直径0.5~0.7cm。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头部较圆,足8对,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歧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气微腥。味微咸。
功能主治:熄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用于痰热惊搐,痢痫,中风痰厥,小儿慢惊,风热头痛,目赤.咽痛,瘙痒,瘰疬结核等症。1.息风止痉:可用于高热急惊,脾虚慢惊,中风口眼歪斜及破伤风。2.祛风止痛:适于风热头痛,目赤咽肿及风疹瘙痒。3.解毒散结:可治痰核瘰疬,疔肿丹毒。
用法及用量:散风热宜生用,一般多炒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