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渊的刮痧疗法

[复制链接]
查看623 | 回复3 | 2015-11-26 11: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鼻渊是因邪犯鼻窦,窦内湿热蕴积,酿成痰浊所致,以鼻流浊涕量多为特征的鼻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和某些鼻炎。
    鼻渊局部症状可见鼻塞,流黄浊涕、量多、带臭味,鼻塞呈交替性或持续性,并有暂时性嗅觉障碍,头痛严重,常由鼻窦区放射至同侧头部。临床分为肺经风热和胆经郁热2型。
    一、肺经风热
    (一)症状
    表现为鼻塞,涕多白黏或微黄,或多见于发病初期或慢性鼻渊因外感而急性发作,伴头痛咳嗽。
    (二)治法
    (1)选穴 尺泽、合谷、迎香、印堂、风池、上迎香(见图7-2-3、图7-4-1、图7-4-2、图7-4-3)
    (2)定位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O.5寸,当鼻唇沟中。
    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风池: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上迎香:位于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
    (3)刮拭顺序 先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面部印堂、上迎香、迎香,再刮前臂尺泽,最后重刮手部合谷。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部风池穴,重刮,刮至病人不能耐受为止。然后刮面部印堂、上迎香,迎香,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再刮前臂尺泽穴,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手部合谷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二、胆经郁热
    (一)症状
    表现为鼻塞头痛,涕黄黏稠如脓样,量多,有臭味,多见于急性鼻渊或慢性鼻渊急性发作,检查可见嗅觉缺失,鼻黏膜充血且肿胀,鼻腔内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
    (二)治法
    (1)选穴 风池、侠溪、迎香、上星、印堂、行间。(见图7-4-1、图7-4 2、图7-4-4)
    (2)定位 风池: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侠溪:在足背部,第四、第五趾缝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O.5寸,当鼻唇沟中。
    上星: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行间:在足背侧,当第一、第二趾问,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亮仔 | 2017-1-29 21: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捷克斯洛伐克”!我叫JACK,我老婆总这样抱怨我。(JACKSLOW)
善尔纲 | 2018-4-1 21: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呀,,,您太有才了。。。
rgoj7938 | 2019-2-17 17: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在乎你有没有钱,我只在乎你有没有前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