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的刮痧疗法

[复制链接]
查看797 | 回复3 | 2015-11-26 12: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呃逆俗称“打嗝”,以气逆上冲,喉问呃呃连声,声短而频,连续或间断发作,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本证古称“哕”,又称“哕逆”。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病兼见。若在急食饱餐或风冷之气人口之后,而出现一时性呃逆,症状轻微,且不治自愈者,一般不视为病态。若在一些急慢性疾病中或大病后期突然出现呃逆,多为病趋危重的预兆。现代医学中的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等引起膈肌痉挛发生呃逆者,均可以参照本节治疗。
    呃逆的主要表现是喉问呃呃连声,声音短促,频频发出,令人不能自制。临床所见以偶发者居多,为时短暂,多在不知不觉中自愈;有的则屡屡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呃声有高有低,间隔有疏有密,声出有缓有急。发病因素与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受凉等有关。本病常伴胸膈痞闷,胃脘嘈杂灼热,嗳气等症。根据其病因病机不同,将呃逆分为3型,即胃火上逆型、气机郁滞型、脾胃阳虚型。
    一、胃火上逆
    (一)症状
    以呃声洪亮,口臭烦渴,多喜冷饮,大便秘结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天突、膈俞、内关、天枢、合谷、足三里、内庭、公孙。(见图2-11-2、图2-11-3、图2-11-5、图2-12-1、图2-12-2、图2-12-3、图2-12-4)
    (2)定位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天枢:在腹部,脐中旁开2寸。
    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问陷中。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问缝纹端。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背部膈俞,再刮腹部天枢,前臂内关、合谷,最后刮下肢公孙、足三里、内庭。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刮拭腹部正中线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和手背合谷穴,各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和足部公孙、内庭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二、气机郁滞
    (一)症状
    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加重,胸胁满闷,嗳气纳减,肠鸣矢气。
    (二)治法
    (1)选穴 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侠溪、期门、太冲。(见图2-112、图2-11-3、图2-12-5、图2-12-l、图2-12-2、图2-12-5)
    (2)定位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侠溪:在足背部,第四、第五趾缝问,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背部膈俞,再刮胁部期门,接着刮前臂内关,最后从下肢足三里刮至侠溪、太冲。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c次,出痧。刮期门穴,刮拭胸部两侧,由第六肋问,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和足部侠溪、太冲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三、脾胃阳虚
    (一)症状
    以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面色咣白,食少乏力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气海。(见图2-11-2、图2-11-3、图2-12-1)
    (2)定位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天突,再从背部膈俞刮至胃俞,重点是膈俞、脾俞、胃俞,然后刮腹部中脘至气海,再刮前臂内关,最后刮下肢足三里。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经脾俞至胃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刮30次,出痧。然后刮腹部,从中脘至气海穴,由上至下,刮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30次,可不出痧。
    四、病例
    王某,女,48岁。因反复呃逆3天而就诊。3天前与邻居争吵,出现呃逆,初起较轻,能自行缓解,继之发作频繁而重,影响起居,呃声响亮,不能自制,伴胸胁胀满,食纳不佳,肠呜矢气,大便不畅。
mcngnmjf | 2017-2-3 16: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顶起顶起
hslk4023 | 2018-4-5 05: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佩服!
蠢华磊 | 2019-2-23 04: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你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