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防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偏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防治
[复制链接]
552
|
0
|
2015-11-26 12: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慢性肺源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肥大,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慢性肺心病以气短、咳喘、心悸、水肿,不能平卧等为特征。
慢性肺心病发生的主要环节是肺动脉高压。在肺高压的情况下,右心室收缩时必须加大压力,时间一长,右心室负担过重,心肌缺氧,右心肥大,当心功能不全时,可出现肝大,颈静脉怒张,全身浮肿等右心衰竭现象。肺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与其他类型的心脏病不完全一样,除了有心力衰竭的表现外,还常常有严重的呼吸衰竭,影响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吸不进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不出去,病人平常就有气短、心慌、口唇和指端青紫等缺氧现象。
肺内感染往往是促进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感染时的发热能增加心脏负担;某些毒素可以直接引起心肌变性、坏死;肺内感染能使肺部原有病变加重,严重地影响肺换气功能。机体的缺氧又可促使心功能不全的发生与发展。
由慢性肺部疾患发展到肺心病,一般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慢性肺心病可通过听诊、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等确诊。
慢性肺心病,属于中医学的“痰饮”、“肺胀”“喘咳”、“水气”、“心悸”等范畴。中医认为主要由于水饮之邪,影响于心肺而发病。本病病变部位在肺,但与脾肾关系密切,并影响于心。肺为华盖,居于五脏之上,外合皮毛,职司清肃,若外邪侵袭,日久不愈,损伤肺气,肃降失权,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停聚而成水饮,水饮停于心下,就能凌心射肺,出现心悸、紫绀、气短、汗出、水肿等,即现代医学之心力衰竭。
慢性肺心病可按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予以治疗。
急性发作期
风寒型(急性发作初期):咳嗽喘促,不能平卧,心悸,痰多白沫,胸痞干呕,肢体浮肿,发热恶寒,苔白腻,脉弦紧。治宜解表散寒,温里化饮。处方:麻黄10克,桂枝10克,法半夏12克,细辛6克,白芍12克,五味子12克,杏仁12克,干姜6克。水煎服。
痰热型(呼吸道感染加重期):发热,面亦,烦躁,痰壅气塞,难以咯出,苔黄,脉浮数。治宜清热,祛痰,化饮。处方:生石膏30克,鱼腥草30克,知母12克,黄芩15克,川贝6克,栀子20克,苇茎30克,杏仁12克,板蓝根30克,桔梗12克,前胡12克,冬瓜子30克,苡仁30克,桃仁10克。水煎服。
水气凌心型(心功能不全):咳喘气急,发热畏寒;面色苍白,不能平卧,张口抬肩,心悸,浮肿,口唇指甲青紫。舌淡,苔白腻,脉沉弱。治宜温阳利水,散结化饮。处方:茯苓30克,白术30克,党参60克,桂枝10克,泽泻10克,制附片20克(先熬),葶苈子12克,麦冬20克,桑白皮12克。水煎服。
缓解期
慢性肺心病缓解期仍有气短、咳喘、心悸等症状,不过比之急性期有所减轻和缓解。此期治宜扶正补虚。处方:菌灵芝30克(先熬),核桃仁30克,麦冬20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五味子20克。水煎服。此方宜常服,才能减少急性发作。
缓解期除了扶正补虚的治疗以外,还必须从事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才能减少发作,单纯依靠服药,疗效不能巩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美容之声
尊生保健
wǒ想我是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