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拔罐疗法

[复制链接]
查看751 | 回复3 | 2015-11-26 13: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咳嗽是机体对侵入气道的病邪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古人以有声无痰为之咳,有痰无声为之嗽。临床上二者常并见,通称为咳嗽。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及风燥咳嗽3型。
    一、风寒咳嗽
    (一)症状
    咳嗽声音较重,咽痒,咳痰较稀薄,色白,多兼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怕冷,发热,无汗等。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肺俞、身柱、风门、外关。
    (2)定位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1)]。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2-1)。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    取穴部位,见图2-2-1]。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见图2-2-2)。
    图 2-2-1 肺俞、身柱、风门                                     图 2-2-2 外关
    (3)拔罐方法 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2.方法二
    (1)选穴 天突、肺俞、大椎。
    (2)定位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见图2-1-16)。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2)。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2]。
    (3)拔罐方法 大椎穴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以轻度手法叩刺大椎穴,以稍有出血点为度,然后拔罐,出血量以较少血点冒出皮肤为准,然后取掉罐具。天突和肺俞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
    二、风热咳嗽
    (一)症状
    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咳声沙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多兼有咳时出汗,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体酸软,怕风,身体发热。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风门、肺俞、曲池。
    (2)定位 大椎:见前。
    肺俞:见前。
    风门:见前
    曲池:屈肘,肱横纹桡侧端凹陷中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2-1-5)。
    (3)拔罐方法 大椎、曲池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以轻度手法叩刺穴位,以出血点较多为度,然后拔罐,出血量以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准,然后取掉罐具。风门、肺俞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
亮仔 | 2017-3-22 12: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你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谢谢侬!
mwlx4023 | 2018-5-31 15: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值得学习!!
班姊陵 | 2019-4-14 13: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州烧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