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黄氏《圈论》的八大理论核心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黄氏《圈论》的八大理论核心
[复制链接]
985
|
0
|
2004-1-29 12: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天地八字 生命八字 外八圈 内八圈
圈 物 天时圈 气血圈
网 神 空时圈 运化圈
族 性 地时圈 肾水圈
形 气 人时圈 命源圈
数 血 命时圈 八位圈
向 道 家时圈 异九圈
力 光 理时圈 经络圈
时 温 医时圈 生死圈
识病八圈 观病八圈 治病八圈
交点→
碰吸→
经络→
气血→
物质→
精神→
先天→
相称→
为生命福疾之 界圈
因圈
道圈
源圈
本圈
标圈
根圈
变圈
一观舌
二观脉象
三观寒热
四观痰涕
五观二便
六观汗液
七观睡眠
八观饮食
一散疾块
二箍块祛毒
三平热止痰
四助碰吸
五顺气血
六通痹症
七养病五防
八饮食调理
《圈论》主题
第 一 章 总 论 天地八字
----黄氏祖先认为,宇宙的本源是"中",自然界的总纲是"天地八字",即"圈、网、族、形、数、向、力、时"。"天地八字"囊括了宇宙间的全部内涵与外延,是自然界万事万物共有的八因素,是人类对自然法则的发现和高度总结,是检验世间万事万物的尺度和标准。它从哲学的高度剖析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蕴育、产生、发展、变化、转归的全过程,是人类立体地认识世界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第 二 章 论 圈
----黄氏祖先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在圈中,都可以用圈来表示,来界定。这个圈可大可小,可扁可圆,它并不代表形状,而是人类认识复杂多样性自然界的一个"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产生于圈中,结束于圈中。无限大的圈是宇宙,是时空;无限小的圈是"中",是"信息"。"中生万圈,万圈归中",认识了圈,也就认识了时空,认识了宇宙,认识了我们生存的大自然。
第 三 章 论 网
----黄氏祖先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具有整体性、可分性、依存性和独立性,而这样一些特性的具体表现就是网。网是一个事物联系另一个事物的桥梁,是事物与事物之间,圈与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纽带。没有网,事物与事物之间就失去了联系,没有联系和孤立的事物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自然界这样或那样的事物,一定是以网的形式联系着、存在着。
第 四 章 论 族
----黄氏祖先认为,天地间的任何事物它一旦产生和存在,就不是独一无二的,它一定是一个类,一个族。族是人类认识宇宙,认识自然的一个工具。族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是主客观的统一。人类要认识繁杂多样性的自然界,就必须用"族"来对世间万事万物进行分类。越过"族"的界限去认识事物,就会出现怪异的、让常人无法把握的结论。在认识上,"族"从宏观上(相对于"形")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进行归类划分,目的是便于人类极为方便地认识自然、把握自然和应用自然,进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第 五 章 论 形
----黄氏祖先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有形的,没有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形状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从微观上区别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最根本的依据。人类最简单的认识是从形开始的,形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是本质的根本反映。形同时还是精神生命的载体,也是内部向外部、隐藏向显现、无形向有形转化的重要媒体,是由里及表的转折点,是无形到有形的分界线,形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形易变,形有假,具有其欺骗性。所以,它既是人类正确认识的基础,也是人类错误认识的根源。
第 六 章 论 数
----黄氏祖先认为,数不仅仅是数目的数,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是数理的数。数蕴藏着宇宙的自然法则,蕴藏着大自然万事万物最根本的存在因素。它是宇宙的本源,万物的本源。在自然界,数决定了具体事物,也决定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运动规律和性质。同时数也成为了人类表达复杂多样性的自然界最简单、最直接的符号。这个符号,统一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也统一了人类自己。
第 七 章 论 向
----黄氏祖先认为,向就是指方向,但同时又包含有秩序、角度、高度的概念。向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固有的特性之一,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其向。从总体上讲,有内向、外向,先天之向和后天之向之分。先天之向是事物固有的内在本质,后天之向是人类认识事物的角度、高度和方向。人类在认识复杂多样性的自然界时,角度不同,结果不同;高度不同,结果不同;方向不同,结果同样也不同。只有全向,才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终极选择。
第 八 章 论 力
----黄氏祖先认为,宇宙间没有千古不变的事物,任何一个事物,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这个变化的终极原因就是力。所以,力为动因,力为变因,力为万变之因。在自然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总是表现出不同的阴阳属性,绝对中性的事物并不存在。阴力和阳力的相互转化,互不平衡,和与斥,控制着事物运动的节奏,推动着事物不断地向前发展。以此同时,任何一个事物的阴力和阳力总是不平衡的,具有适度的差异,阴阳之力相等,意味着事物失去了动力,也就意味着毁灭和死亡。只有"中",才是不阴不阳,合力为零的。
第 九 章 论 时
----黄氏祖先认为,时既是时空,也是时间,时确定了宇宙间万事万物所固有的位置。时空是由无数个特定的时间而组成,而所谓特定的时间又是事物从生到死的一次循环,也就是圈的循环。时间是生与死所特有的,事物一旦永恒,没有生与死的循环,时间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是有时间的,人类必须遵循它的规律,也就是从生到死的规律,违背了这样的规律,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中 篇 地 论
第 一 章 总 论 生命八字
----黄氏祖先认为,宇宙统一于生命世界。生命来源于天,产生于地,生命中人命是万命中的神命(最高层次生命)。构成生命的总纲是"生命八字",即"物、神、性、气、血、道、光、温"。物神性是生命之主,气血道是生命的内环境,气光温是生命的外环境。生命以此而产生,以此而存在,以此而毁灭。生命八字囊括了生命世界的全部内涵与外延,是组成生命共有的八因素,是生命产生、存在和转归所必须具备的前提和条件,是人类认识自己生命的模型,是对生命产生、存在和死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第 二 章 物 神 性
----黄氏祖先认为,生命世界的本质是物、神、性,物质、精神和性是生命的三要素,是生命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性为生命先天之源;物质为生命的后天之本;精神是生命的长消之魂。物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精神是人类存在的反映;性是人类延续的根本。物质使性发育成熟;精神使性进化理智;性使生命产生并延续。物神性三者既独立,又统一;既可分,又不可分;既能相互转化,又能独立发展,并且还能相互毁灭。物质高度发达能毁灭精神,精神高度发达能毁灭物质,性的异化毁灭两者。
第 三 章 气
----黄氏祖先认为,生命依存于内、外环境的气而生存,气是生命在内、外环境中所必须的重要条件之一。"气滞则命弱,气绝则命亡",生命需要内、外环境气的有机结合。顺利的结合,融洽的结合,并能利用气场相互转换,生命才能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 四 章 血
----黄氏祖先认为,血是生命在内环境中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血就好比大自然这个有机整体中的水一样,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血、水、道,构成了支持生命存在的一个层次圈,一个有机循环体,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内环境中的血可对应于外环境中的水;同样,内环境中的心脏可对应于外环境中的太阳,它们是相互统一的。
第 五 章 道
----黄氏祖先认为,道就是通道,就是生命线,就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动路线和轨迹,就是生命循环的直观描述。道同时也是气、血、水、道这个层次圈,这个循环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道与气、血、水生死与共,紧紧相联。道存之于天地人这个宏观整体中,"道"通与不通,是整个生命世界福疾的前提。道不通,生命就衰绝;道不通,国家就灭亡。
第 六 章 光 与 温
----黄氏祖先认为,光和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所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产生高层次生命的基础。"光为眼之魂,光为神之主"。气光温构成了整个生命的外环境,与内环境遥相呼应,共同为生命的产生和存在提供有效的生存基础。光和温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赐福于生命,也危害于生命,是生命产生疾病的根源。
下 篇 人 论
----黄氏祖先继承了道家的宇宙辨证统一观,天人合一整体观,以人为中心的"天地人"系统观,以"天地为一大宇宙,人体为一小宇宙"的全息观,科学地、创造性地、神奇地勾划了人类生命的生物规律、生理规律和命理规律,揭示了生命机体奇妙的生物节律、生理节律和时间节律。为人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最宝贵的思维方法和资料。
应用篇 黄家医圈
----"黄家医圈"(以下简称"医圈")是以《圈论》为指导,以"天地八字"和"生命八字"为基础,以朴素的宇宙时空观、朴素的自然辩证法和朴素的人与自然统一协调发展的整体观("内外合一")为核心产生发展起来的一整套防病、治病的医学,是黄氏祖先在社会实践中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结果,是其哲学思想的结晶和体现。由于历史悠久,其起源于《圈论》产生后的何时已难稽考(在"《圈论》渊源考"中有所说明)。但是,以指导人类认识自然,改造社会,服务人类为目的所产生的《圈论》,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是黄氏祖先对《圈论》思想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总体检验,这已不容置疑。
----《圈论》思想在"医圈"中的实践和成功应用,充分体现了《圈论》的内在价值,这表现在《圈论》对"医圈"的总体指导上。在"医圈"中,"天地八字"和"生命八字"是"医圈"的总纲和基础,同样也是"医圈"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天地八字"作为医理和药理、诊病和治病的重要工具。被充分应用于"医圈"的各个环节中。"圈、网、族、形、数、向、力、时"在"医圈"中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含义。
----"圈"在"医圈"中主要被用作为解剖定位。表现在用"圈"的理论来划分人体的剖体,分尸部位,解释病灶位置。 "网"在"医圈"中主要用于解释病理和生理,解释各脏腑之间的联系,以及各脏腑之间的统一关系。
----"族"在"医圈"上主要用于组方,用来制订治疗方案。
----"形"在"医圈"上主要用于区别和处理各器官的形态变化,以此来鉴别机体的正常与否。
----"数"在"医圈"上主要用以表示生命的变化。"数"的变化是生命的指针。
----"向"在"医圈"上主要指机体各器官位置的变化,气血走向的变化,各系统输送道的运行变化。
----"力"在"医圈"中主要指机体内各种力的变化过程。
----"时"在"医圈"中主要是指机体的时间变化过程。
----在"生命八字"中,"物、神、性、气、血、道、光、温"与"医圈"更是血肉相连,密不可分,这在整个"医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就不在赘述。"医圈"充分应用了《圈论》中朴素的整体观、系统观、网络观和方法论,并以此为基础,以此为指导,把医学置于社会的、文化的、生理的、病理的、心理的、疾病的全方位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在临床上,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考虑整体性,不忘针对性;强调合,注重分"。反对一味追求什么病用什么特药的做法,从根本上摆脱了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论的俗套。
----这就是黄氏祖先对具体病症诊治的总体指导思想和方法,其核心就是必须用整体观念的逻辑,系统的精神,网络的思想,全方位的意识来诊病治病。所以,黄氏祖先认为:"圈学为本,医圈为用","不知圈学,不可言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志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